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魏延安:乐村淘:一个有农民味的农村电商

[ 作者:魏延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405 更新时间:2016-11-02 录入:王惠敏 ]

明清之际,中国先后出现十大商帮,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晋商和徽商。山西人做生意,有人评价是精明出了头的,这其实也反映出一种有效的成本控制意识,“九毛九”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是对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表扬。或许是秉承了这种特有的基因,山西人在农村电商方面也显得相当务实,虽然有些土气,却显得有效,乐村淘便是其中一个。

从2014年10月26日第一家农村电商体验店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朝阳村开业,到2015年成立北京办事处,开始走出省外扩张的第一步,乐村淘逐步从一个偏居山西的区域电商变成一个野心勃勃的全国性农村电商。根据乐村淘对外公布的数据,到2016年8月底,乐村淘已经在全国建立了25个省级分公司,600多个县级管理中心,65000个村级体验店。这样一个扩张速度,在各大农村电商平台中,可算是探花,仅次于京东和邮政在农村的扩张速度了。2015年乐村淘平台实现总交易规模10.59亿元,其中上行1.5亿元,下行9.09亿元。

低成本的扩张

根据乐村淘的宣传,其主要定位于打造中国村镇O2O服务平台,网上依托“乐村淘”线上商城,线下建立县级管理中心,并对镇和村现有的小卖部、便利店进行改造,升级成为“村镇O2O服务平台”的线下体验店,交易均在线上下单、支付,同时由线下实体体验店提供优质服务。在物流上主要借助于村小卖铺或便利店,每个乡镇选一家规模较大的便利店作为该乡镇的镇村物流配送中心,将物流终端延伸到村里。那么由这个模式设计就可以看出,乐村淘的O2O,并不是从线上到线下,而是从线下到线上;也不是阿里巴巴那样的开新路,重资产,而是选择了就地改造,顺手上网,这样做的成本显然就会明显降低,烧钱的力度自然也就下降了许多,有利于低成本扩张。更重要的是,乐村淘在输出这一套O2O体系的同时,也需要线下加盟商相应出一定资源,紧密利益联结关系,也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接地气的网上赶集

若说乐村淘平台有别于其他农村电商平台最大的特色就是把农民赶集真正搬到了网上。如果按照一般电商的干法,则农村电商必然面临用户居住分散、配送成本高企的问题,谁也经不起县东三十铺村今天3单,县南七十里地明天5单式的零散订单折腾。而乐村淘创新打造的“乐6集”,将每月的6号、16号、26号定为网上赶集的日子,采取类似聚划算的做法,对商品进行集中促销,定价下降,吸引农民集中下单,然后再通过物流集中配送。这样做,一是销量大增,采购成本下降了;二是集中下单集中配送,物流成本也就相对下降了。无论是对平台,还是对供货商,还是对农民,都可以受益。

越来越丰满的构架

大家都已经认识到,农村电商不只是工业品下乡,更重要的还是农产品进城。要真正在农村扎得住根,上行是一个躲不开的槛。所以,乐村淘在随后又开通了乐村淘特色馆子平台,为合作的每一个县各建一个特色馆,到2016年8月,乐村淘平台上已经开通203个县级特色馆。为了促进上行,配合开展网上展销活动,如2016年已经开展的太行山小米节、砀山酥梨节等,其中“枣聚吕梁”专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销售红枣913万元。

农村电商也不仅仅是网上零售,还有网上批发。有数据分析表明,普通淘宝商家的主要进货渠道是同属阿里巴巴的1688小额批销平台。乐村淘在拓展农村业务的过程中也发现,网上零售需要网上订货平台来配套,于是推出“乐县域”,主要定位为“B2B”模式,为乐村淘体验店、社区店、城区超市店提供线上订货服务。

电商造节以拉动消费,也是成功的商业案例,典型的就是阿里巴巴发起的“双11”,京东发起的“618”,初期双方各自为战,到后期已经不约而同,共同享用这些逐渐为大众认可的电商节了。就像2016年的“618”,阿里巴巴旗下各平台收获并不比京东少,苏宁也是参战积极。但这些节庆更多是城市人的狂欢,乐村淘大约是受此启发,把一个更吉利的数字“6.6”找出来,于2016年6月6日策划了首届“6月6农民节——农民网上大赶集”活动,并请来国家部委官员和电商大腕来站台,通过多路媒体报道推动。根据后来的公开报道,活动当期平台交易额达到5.58亿元,其中上行销售达到7687万元。

随着业务的扩大,乐村淘对自己提出的未来目标也越来越宏伟,准备到2018年覆盖32个省、2000个县、20万个村。

还在创业的路上

今天的乐村淘已经不能用山西电商来表述了,因为已经扩张到25个省600多个县6.5万个村,但整体来看,依然处于农村电商创业的路上。在2016年9月初的中国青年电商创业大赛上,乐村淘也正是以创业项目的名义来参赛的,最后取得第2名的好成绩。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这三大巨头是从大电商向农村延伸不同,乐村淘和众多的农村电商创业者一样,是从农村白手起家,两者的资本厚度、电商经验、人才储备、战略定位和政府支持等都不在一个重量级。如果说阿里巴巴用三年时间投入100个亿且不追求盈利的话,那么这些农村电商创业者如何去竞争?不仅战略上要有差异化,而且战术上也要有差异化,并且考验团队的战斗力。而融资更应该作为一个重大问题来考虑,支撑艰难的创业期,烧钱搞农村电商绝对是不对的,而没有钱搞农村电商绝对是不行的。

同时,也要注意扩张的速度与质量协调。如果按照乐村淘目前公布的数据来测算,则目前6.5万个村点累计交易18亿元,平均每站交易额不足3万元,如果再平均到月,数字更小。而盈利问题更是核心,如果是自营电商,还可以挣个中间差价;如果是第三方平台,主要靠佣金和服务;那么农村电商平台盈利模式如何实现也需要思考,是提供服务?整合物流?打造供应链?还是其他?这将是一个需要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的现实问题。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