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黄自怀:走进农家才能感受服务于民的无限乐趣

[ 作者:黄自怀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10 录入:实习编辑 ]

10月5日,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查和特乡97名党员开展“进农家干农活 暖民心”活动,为农民切切实实办实事、办好事。2016年,随着春耕、秋收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布克赛尔县各级党员干部积极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深入农家田地,将帮助农民干农活当成延伸和创新“两学一做”活动的重要载体,作为检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措施,在和农民共同劳动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聚民心民力,共促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10月7日 人民网)

“进农家干农活”,并且是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很容易使人想到旅游度假中的“农家乐”娱乐体验,但这里说的不是娱乐,而是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将帮助农民干农活当成延伸和创新‘两学一做’活动的重要载体,作为检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措施”,是一项很接地气、很有实效的活动,能够“凝聚民心民力”,把“两学一做”引向深入。

说起“进农家干农活”,老农民们很怀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基层干部。夏天一件白色的短袖衬衫,手拿一把大蒲扇,来到田间低头,与老百姓说说话,做点活,有时还开开玩笑,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老百姓都会说,XX领导没有官架子,能和群众打成一片。

其实,践行群众路线是我党一贯的作风,但有那么一段时间,干部与群众疏远了,甚至在某些利益关系上,造成了许多的误解,使得干群关系越来越僵。干部们不下村社了,更别说田间地头。老百姓对党的政策方针也不了解,只能从电视等媒体知道一些大的道理。前些年,有部分群众还认为,现在的乡镇干部都是些“贪官污吏”,整天不见他们干事,但房子倒这儿一栋,那儿一栋的。其实,我们的基层干部工作也很忙,只是很多时候没有忙早“刀刃”上。

要真正践行好“两学一做”和党的群众路线,不走进百姓,恐怕就是纸上谈兵。上世纪的许多基层党员干部,下田能插秧,上岸能办公,具备着“干部”与“农民”的双重本事,因此与农民谈得来,说得上话,也就利于解决问题。从事农村工作,就不能老是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而要“深入农家田地”,农村人就把你当朋友。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得到了百姓的信任,做起工作来就事半功倍。

须知,我们的农民并不像有些领导说的那样,都是“刁民”,他们心地善良、单纯,但容易出现“一根筋”现象。有些时候,他们说些过头的话或者做些过头的事,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根本利益没有得到保障,自己的人格尊严没有得到尊重。农村有句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像新疆这样,近百名党员能够放弃假日的休闲,深入群众,群众还不信任你吗?能够得到群众的信任,其收获是远远大于到风景区去看“人山人海”的。

深入开展“两学一做”,践行群众路线,就应该像这些党员干部那样,到田间低头走走,感受一下淳朴的民风,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嗅出一点泥土的清香,与老百姓互送一个笑脸……这样,你就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福。“有点空闲,有点时间,不妨亲自到田间看看”,只有真正融入了百姓的生活,走进了百姓的心灵,才能感受到“服务于民”的无限乐趣。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县自怀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