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孙北国:新农业+新农村:新常态下的支柱性产业

[ 作者:孙北国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17 录入:王惠敏 ]

原标题:“新农业+新农村”,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必须配套建设农村城镇化,“集约化、组织化、生态化”的绿色新农业必须配套建设涵盖牧业建设、美丽乡镇建设、村镇地产经营、加工仓储物业、农业旅游养老等一体化综合经营的繁荣新农村,如此才会创造现代化农业的新经济引擎,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新农业+新农村”,可能成就出新常态下的支柱性经济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低迷,如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如何创造出改变经济基本面的突破点?

三农困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

三农困局,也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三农困局,也蕴含着巨大的可挖掘机会。

向农业和农村汇聚最优秀的市场化资源,创造出强大的政策性支持力和法制化保障力,就可能聚力撬动这个短板,创造出新常态下的新经济引擎,演译出“新农业+新农村”伟大变革的旷世篇章。就可能形成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最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就可能在全球经济低迷期,再创造一个十年的中国新农业辉煌!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进程,决定着新四化协调推进和有效实现的进程。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需要找到符合国情、农情和民情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需要创造出全新的发展模式和共享路径。

创造需要突破,需要找到突破点。找到突破点,就找到了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抓手”理念,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进程,首先取决于高素质人才的集聚及强大的组织化力量的浩瀚汇聚。这就是推进“三农”协调发展和新常态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突破点和“抓手”。

在中国十几个产粮大省,创建“农牧乡建一体化综合经营大型农业集团”创新体制,推动农工商多重资源汇聚,就将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农业+新农村”双向价值创造,创造出从“资源农业“向”资本农业“跨越的新农业伟大变革。

二、“新农业+新农村”,带动多重资源汇聚

1、农工商融合,双向价值创造

中国农业现代化不是农民自己的农业现代化,要找到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就要辩证地分析农工商业在新历史阶段的相互经济关系,就要深刻分析我国“三农”现状并协调解决“三农”问题,就要创造出新农业时代的“新农业主体力量”。

我们必须要以更加宏大的战略视野、更加辨证的看清、看懂、看透中国农业与全世界农业都全然不同的“巨大可挖掘资本”、“巨大可成长空间” 和“巨大潜在影响力”。中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困局,也是最有承载量的巨大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能和产业与资本创造的巨大空间。

“农牧乡建一体化综合经营大型农业集团”创新体制,最大的战略价值是企业家、企业家精神、企业化组织以及其背后的人才、文化、组织、模式、体制、理念、价值观等多重生产力能动要素的巨大创新和创造能量。并将这最珍贵、最重要的推动经济和社会协同进步与发展的创新与创造力量与农民土地的资源融合,再创造出可以内富国民、外强世界的的中国农业战略发展格局。

2、农工商的融合,创造大农业航母群

“新农业+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大农业思维、大产业思维、大资本思维和抢占国际粮食市场最高话语权的大战略思维,形成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最广泛的向广大主粮种植的农村汇聚人才和组织资源并集中发力,我国农业现代化才可能实现突破和历史性跨越。

农工商融合的大农业航母群体制模式,是实现多重资源汇聚、叠加创造价值的最有效途径。“新农业+新农村”协调发展建设,是以强大的一体化、组织化力量实现人才、组织、信息、科技、文化、管理和资本等多重先进生产力要素的汇聚,实现资源的吸引、驱动、汇聚、叠加和持续循环效应。

大农业航母群模式的“农牧乡建一体化综合经营大型农业集团”创新体制,以“体制创新+科技支撑“模式的大规模化集约、大组织化手段实现生态化大农业的种植和耕地修复治理。以“大美环境+繁荣文明”模式的全新理念的乡村城镇化,是集养老、娱乐、教育、置业、就业、牧业产业和美丽乡镇地产经营于一体的新型繁荣新农村。

三、“新农业+新农村”,可能创造20万亿级以上的多元市场投资

“农牧乡建一体化综合经营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带动的经济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农业建设,也将带动农工商融合共同发展,其效应将远远大于十年前基础设施投资产生的拉动效应,形成新常态下的双向多边叠加共赢发展模式。

“农牧乡建一体化综合经营大型农业集团”创新体制的突破性创新和创造,将在全国掀起十年再造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全新协同经济发展局面,将可能为中国未来十年将再创造一个20万亿级以上的多元化投资的新农业建设、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的、农工商创新共赢的发展局面。实现中央提出的粮食、经济作物及饲料作物相统筹、农林牧渔相结合的“大农业”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与乡村地产经营相协调的“大产业”融合发展。

“农牧城建一体化综合经营大型农业企业集团”的创新体制,可以在更高的战略层面统筹资源,将农村耕地、宅基地资源及自然山水资源等农村资源融合,以“大农业”的产业化思维、一体化经营理念和组织化的保障落实,实现从“资源农业”向“产业农业”再向“资本农业”跨越。

作者系创联新农业智库创始人,首席研究员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创联新农业智库 今日头条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