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当前经济新常态的重要举措,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来促进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和新型消费业态,必须积极响应国家和农业部的战略部署,通过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共享发展等方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创新发展,促进结构优化
创新发展是我国经济图剖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突破7000美元,消费需求由原有的保障性消费更多地转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消费者对中高档产品的需求热烈。而按照国际旅游经济规律,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上,便具有强烈的旅游消费需求,市场也进入爆发式增长 期。因此,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新的消费热点,必须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 略机遇,支持和引导要素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集聚。
1不断推进技术创新
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与现代休闲农业技术相结合,从根本上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效率提升和升级换代,以技术创新保障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2不断推进产品创新
结合消费者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深度开发农产品及农产品加工品产品创新,推动农作物观光、农艺园艺、农具运用、农家体验、农耕文化等多种休闲产品创新,促进产品结构优化。
3不断推进市场创新
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为基础,开展双向市场开拓,打通国内外市场,统筹城乡二元市场,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供需平衡。
4不断推进品牌创新
加强品牌管理与品牌推广,着力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著名品牌,促进品牌结构优化。
通过创新发展,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技术体系优化、管理制度优化、产品结构优化、市场结构优化和品牌结构优化,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有效供给能力,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绿色发展,推动产业转型
绿色发展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钚境的基本理念,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调整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根本路径。针对包括粮食丰收但是农民不增收、以透支生态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产能等一系列问题,必须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推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入手,充分发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等优势,大力推动农业产业转型,从整体上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①向资源节约型产业转化;
②向环境友好型产业转化;
③向生态培育型产业转化;
④向质量安全型产业转化。
要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的高投入、高产出模式,减轻 对耕地的过度消耗状况,必须加大耕地质量保护力度,推动农业生产向保证农产品、农产品加工产品及服务质量的产业发展上来,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品质控制,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融合发展,培育新型业态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业态,发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推动意义。
①从农业内部融合发展来看,休闲农业在休闲园区内实行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产加销统一,利用动植物的互利共生关系,有利于培育推动传统种养殖业调结构、降成本、实现农产品的就地转化增值的新型业态,有利于培育农业三废的生态化综合利用的新型业态,有利于培育提高土壤的有机质、提升农产品品质的新型业态。
②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来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促进产业链延伸,形成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物流、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通过产地加工型发展培育本地农副产品产加销一体等新型业态;通过产地直销型自行组建产品直销店,培育特色自产农产品和自有品牌等新型业态;通过旅游消费型鼓励城市人进入农村消费,培育新型乡村旅游消费业态,在实现农民的增收的同时,也降低农产品的价格成本,全面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③从多业态融合发展来看,为应对消费者的需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推动产业范围的拓展,在农村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与农村文化的基础上衍生出各种复合型的新型业态,农业功能也随之向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扩展,从而进一步培育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实现多业态“消化融合”、共同发展。
通过农业内部、产业之间、多业态的融合发展,不断培育新业态,调动农业发展积极性,培育了新的增长点,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共享发展,补齐农业短板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之源。共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稳定长期增长的本质相一致,要继续保持经济持续的中高速增长,就要以包容共享的理念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让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1补齐就业短板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供给端进一步释放劳动力市场活力,有利于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有利于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有利于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有利于实现农村社会稳定发展。
2补齐产业短板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打通了农业的产业链、延伸了农产品价值链、融合了一二三产业发展,为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创业创收提供了可靠路径,弥补了农业产业发展不全的现状,从供给端发力,补齐了产业的短板。
3补齐事业短板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为农民的社会福祉提供保障,补齐农村社会事业的短板,成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的“重头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拓宽农业农村发展空间,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总之,针对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结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特点,从供给侧入手,提出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和具体的实施途径,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共享发展,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业概览》第284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