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胡糊:运用网络信息大数据 实现政务服务小进步

[ 作者:胡糊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29 录入:实习编辑 ]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0部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构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人民日报)

要达成政务服务全网络化,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政府必须学会运用“大数据”,构建政务服务系统。实现信息全面、高速、真实、精准的基本要求,

“全面”——政府一是要通过“大数据”成立统领全局的信息集合机构,实现信息的全覆盖;二是要协调部门职能,将分散的政务服务整合集中,综合办理;三是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保障各部门能通过“授权”查阅相关信息,保障信息掌控详尽。

“高速”——政府通过“大数据”一是必须完善服务受理机制,通过数据整合,方便百姓明晰办事流程;二要畅通部门衔接,需要多部门处理的,上一个部门处理完毕后,系统自动传递给下一个部门;三需及时反馈。对服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保证在第一时间通过数据库内的联系方式传达给群众。

“真实”——“大数据”由于具有数据整合功能,因此政府需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筛选与甄别,建立客观的服务对象数据库,能具体反映群众的各项信息,能保证各职能部门通过数据库搜寻出的信息有效——一方面要做到基本信息的自动更新(年龄、工龄等);另一方面要求各部门将职责范围内掌握的信息进行及时更新。

“精准”——借由“大数据”,政府既要能通过身份证号这种唯一的“识别码”查找出服务对象的所有相关信息,又要能通过模糊的条件组合,“倒推”出具体的对象。“定位”精确,才能保证自身服务的质量。

信息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资讯的交互也前所未有的迅捷。作为政府部门,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将不适应社会发展与群众需要的陈腐方式、老旧方法予以摈弃,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革新,让老百姓感受到政府职能的转变与进步。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农业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