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领域,农村网民数不断增多,但互联网普及率较低。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占比高达89.9%。
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9%,规模达1.86亿,相比2014年增加800万,农村网民人数不断增加,但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仅为30.100,较城镇地区低34.1个百分点,其中,农林牧渔劳动者仅占总体网民的5.2%,农业从业人员互联网普及率较低。
从整体上看,目前中国农业类APP发展基础较差。由于农业附加值较低,涉足农业的互联网企业较少;农业相关产业利润较少,与农业相关的APP研发力度不足、种类较少、推广力度不够、使用人数也较少。
农业APP的四大主流门类
当前,国内农业方面的APP按功能可划分为农业信息采集、农业信息发布、农业综合服务及农产品交易4大类。
在农业信息采集方而,APP主要应用于市场信息采集、物联网信息采集及农业调研等方面。市场信息采集方面,代表性的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制的搭载于农信采的专用信息采集APP ,在农业部支持下,已在北京、河北、广东等全国多个省(市)推广应用。在物联网信息采集方而,随着农业物联网产品的不断推出,配套的农业APP也不断增多。在农业调研方面,APP也较为普及,通过定制开发专门的信息采集APP,可代替人工整理调查问卷,优化了调研手段。
在农业信息发布方面,主要涉及农产品价格信息、农业政策信息、天气信息、农业资讯等,应用较广的APP包括智农通、卓创惠农、农业致富信息速查和掌上农业信息等。
在农业综合服务方面,主要包括农业技术服务、牲畜病情在线服务等,代表性的是农技宝、新农宝、农医生、农机帮等APP。
在农产品交易方面,涉及产品在线交易、产品安全溯源等方面,代表性的APP为一亩田、安全农产品溯源查询、农产品批发网等。
综合来看,目前农业领域手机APP数量较少,功能综合性较差,大部分手机APP在应用市场无法获取,农业APP'推广力度不足,农业APP覆盖范围较窄。
哪些方面发力 最有前景?
需求增加及技术进步是APP发展的强大动力。未来,农业领域APP的发展将面向跨平台、多功能、低成本、高技术、个性化等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基于安卓平台的移动终端APP成为主流
安卓平台的特点是其显著的开放性、宽泛自由的开发环境。大量功能丰富、实用便捷的APP被开发,安卓市场应用程序下载量飞跃提升,远超APP Store。并且,安卓平台以其显著的开放性搭载于各类智能手机,随着智能手机制造水平的提高和制造成本的下降,安卓手机的普及更加广泛。
2013年4季度,Android平台手机的全球市场份额已经达到78. l%。使用者的不断增加以及需求的不断提高,都将促使基于安卓平台的APP开发的种类不断丰富、数量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对iOS及Windows的优势也将更加明显,安卓平台的移动终端APP将成为APP的主流。
基于Web模式的移动终端应用开发成为核心
HTML5技术的兴起给WebAPP注人了新的生机。由于移动终端的硬件水平不断提高,移动终端浏览器对Web技术的支持能力不断加强,Web开发技术的人才资源不断丰富,基于Web的开发模式普及已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
而且,基于Web模式进行APP开发,具有开发难度小、开发成本低、开发周期短、更新便捷、无需本地安装、使用方便等特点,随着移动终端硬件的升级和Web APP开发技术的优化,基于Web模式开发APP将成为APP开发模式的核心。
前沿开发技术不断应用,人性化功能不断丰富
移动应用开发经常用到的关键技术包括开发框架选择技术、API封装技术、Web展现技术、网络访问优化技术、远程服务调用技术、能耗管理控制技术和安全保护技术等7种。
当前,APP开发框架不断更新、Web展现方式不断丰富、网络访问速度不断加快、能源消耗控制不断加强、安全保护手段不断优化。随着一系列前沿技术的应用,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得到极大补充与进步同时,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对APP的需求也不断增多。
尽管APP数量暴增,但开发带有一定的重复性和片面性,以消费者为主导的APP需求市场竞争程度不断加大,只有推出有特色的、具有竞争力和更人性化的APP产品,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种类数量不断增加,面向农业领域的APP逐步普及
APP覆盖范围正逐步向全行业扩展。当前,APP主要集中于服务领域,以商业、餐饮业、通讯业等为代表的第三产业APP种类最为丰富,使用也最为广泛。以制造业等为主的第二产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基础,APP开发也逐步增多。而农业APP开发则较少,正处于起步阶段。
未来,随着更多互联网企业涉足农业以及农民生活水平和信息素养的提高,农民对APP的需求将更加丰富,农业APP种类、数量也将急剧增加。
农业领域APP开发将围绕农业全程,为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服务,促进农业全程信息化的发展。尤其在农业监测预警领域,APP的逐步应用将优化数据的获取、分析、传播和使用,更加精确地对未来农业运行态势进行分析与判断,指导农业生产,防范和化解农业风险,带动农业监测预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业展望》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