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欧阳敏:乡土人才培养也需走“金领”路线

[ 作者:欧阳敏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22 录入:吴玲香 ]

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坚持体现分类施策的基本原则,改进人才培养支持机制,统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开发规划,加快培育重点行业、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

乡土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大力培养乡土人才也为推动农业产业化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然而,当前许多地区在培育乡土人才时仍然沿袭的是总体登记一批、分开培训几期的老路子老办法,只注重网络的人才数量,而没有突出高精尖缺,因地制宜、分类统筹、专业化培育模式创新不够,致使乡土人才在一些县市区依然存在着质量不高、技术不专,示范引导、带动致富作用不明显的的突出问题。

随着农业产业化和技能精细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才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专业化高技能的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产业化领军人才更是加快高层次人才集聚步伐的必然要求。抓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也必须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创新培育模式,从注重规模的普工培育向高层次和科技创新的金领培养模式转变。

笔者以为,乡土人才培养走金领路线首先要改革过去以选拔、培训代替培养的模式,通过农业高技能人才引进和重点支柱产业急需人才培育工程,真正将一批技术水平高、生产规模大、产业经济效益好的乡土人才带头人纳入培养范围。同时,注重打造人才发展平台,在人才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机构跟踪帮扶,提升种、养、生产、加工等行业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优化他们在创业立项、资金贷款、行政审批、信息服务、职称申报、推荐提拔等方面的政策环境,真正促使乡土人才培育模式向人才+项目、人才+政策、人才+服务的综合模式发展,推进乡土人才向高层次人才集聚的进程。

(作者单位:湖北应城市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