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文程弘:权力底线是干部的政治生命线

[ 作者:文程弘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18 录入:吴玲香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去年9月开始,紧盯当前基层违纪问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自治区专项工作组在对基层行政村进行调研时,共梳理出包括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公共服务、惠民政策、村务公开、印章管理等6大类30项村干部“微权力”清单。

这里有一个词语:微权力。在广大基层,特别是部门在乡镇的派出机构和行政村,那些机构负责人、村主任、村书记手握多项权力,比如低保、扶贫、民政救助资金的发放,农田水利灌溉、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等等,权利虽小,却直接关乎群众的基本利益,直接关乎到社会的基础和国家的根基,小权力也发挥着巨大作用。少数基层掌权者由于权力意识淡薄,滥用手中权力,用手中“小权力”为自己谋取“小利益”,还认为这些是微不足道、是理所当然。殊不知“小利益”不是“小问题”,而是大腐败的萌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各方面强调底线,总书记对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先锋形象树起来,充分发挥底线思维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微权力”权力虽小,它却是每名党员干部不可逾越的“底线”,即权力底线。扣发资金、挪用款项、空吃低保,甚至是“一包烟”说情打招呼等等,这些都是对权力底线的逾越,都是对党和政府的执政根基、光辉形象的啃噬,“小”腐败必将演变为“大问题”,“小”腐败也必将贻害无穷。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底线”关乎强国伟业,也关乎到改革前进大业。各级政府应广开渠道,如纪检信访、匿名举报等等,积极调动广大民众主动参与监督的积极性,针对各类线索,严肃查处“越线”行为,每名党员干部都除了要自觉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特别是“权力”底线,还要将自己的言行自觉置于法律监督的框架内,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如此,强国可期,复兴可待。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司法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