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汪春阳:给“领头羊”吃下“定心丸”

[ 作者:汪春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28 录入:吴玲香 ]

本月初,济南市委审议通过的《关于支持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建立容错免责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截至目前,至少6市出台了类似的“改革失败”“容错机制”,除了济南之外,其余5市都在浙江:杭州、温州、绍兴、金华、义乌。(新京报)

为何要“容错”?“客观看待和正确处理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出现的问题,为敢想的人‘开绿灯’,为敢干的人‘兜住底’”。长久以来,部分干部认为“枪打出头鸟”,“领头羊”搞不好就会成为“替罪羊”。只想做“太平官”,怕犯错、不作为。容错机制可以鼓励官员有所作为、敢于担当。另外,要激励党员干部创新、有所作为,就要允许他们犯错。比如由于工作失误、做得不到位以及决策错误等情况,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尤其是对于不是主观意愿造成的错误,应该宽容犯错,鼓励创新。为“领头羊”吃下“定心丸”是容错免责制度的逻辑和初衷。

哪些“错”可以容?容错机制并不代表所有的“错”都可以容,容错免责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如,因不可抗力,导致未达到预期效果或造成负面影响和损失,符合5方面条件者可减责或免责: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符合中央和本地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经过集体民主决策程序、没有为个人或单位谋取私利、积极主动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或挽回损失的。但是,对于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和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责任事故等失职、渎职行为,不论任何原因引发,都必须要依法承担责任。

谁来认定某位官员该不该免责?认定方的公正性关系到政策成败。因此,各市规定,“容错机制”的最终裁定,由纪检机关、组织部门负责。例如济南市规定,免责应按照提出申请、核实认定、报告备案等程序执行,由所在单位党委(党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纪检监察机关会同组织人事部门受理申请后,及时开展调查,作出认定意见,并在确定认定结果后3个工作日内向申请单位反馈并予以答复解释;纪检监察机关同时将调查报告和认定结果报同级党委或政府备案。

敢想敢干,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打开新局面,开创新事业的重要条件。而容错机制恰恰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迈开步子、甩开膀子、敢于打破常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涌现出更多“领头羊”,带领群众,实现中国梦!

(作者地址:绵阳市平武县龙安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