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孙北国:中国主粮农业向何处去?

[ 作者:孙北国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18 录入:12 ]

2016年的两会到今天已经结束了,目前从各方面的情况反馈,代表们对“加大创新改革力度”、“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已形成共识。

本次两会上,“三农”问题再次成为重要讨论话题,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东北各省和湖南代表团的审议讨论会上多次发表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讲话。

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在战略共识之下,主粮农业发展路径怎么创新?需不需要创新?不创新如何展望?创新如何开拓?主粮“三农”未来十年要达到怎样的具体目标?都基本没有被讨论,也没有看到触及重大理论、体制的创新声音和引发我们进行深度考量的讨论、建议。

这样,事实上就出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情况,就是中央领导说战略、说方向、说原则,部委、省市领导甚至是企业、农业代表也都跟着说战略,却少有人说战术、说模式、说路径,少有人谈怎样把中央最高领导集体的战略理念落实成可操作的创新模式和创新路径、落实到很多很多的相关战术组织、战术策略和战术目标上。

就是说,两会开完了,关于主粮农业如何更好更快地实现现代化?关于如何“创造新的发展动能”?如何“提高提升系统比较优势”?用什么样的战术实践来践行中央提出的战略理念?还是一头雾水,没有具体可执行的发展路径来落实。

创联新农业智库认为:目前主粮农业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到了必须要创新、必须要改革、必须结合中国国情、民情,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战略视角,切实而有效地对中央宏观政策导向下的新农业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进行系统思考,进行一场关于“中国主粮农业向何处去?”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讨论出清晰可行的主粮产业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以此形成全国各阶层的汇聚力和执行力,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在好的战略也是空话。

创联新农业智库认为:“主粮农业发展路径向何处去?”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要对以下重大问题进行清醒认知和清晰评判。

一、如何可以有效提升中国农业在全球粮食市场的话语权、定价权?

二、如何实现95%以上的广大农民的体制性共同富裕?

三、如何可靠通过组织化、体系化手段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

四、如何协调推进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和谐繁荣?

五、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可靠实现?

六、如何确定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最大着力点和落脚点?

七、如何能有效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乡村?

八、各主粮品种的高效生态农业的标准化产量、施肥量、用药量、用工量、机械化水平、亩产综合收益水平等指标如何规划?并找到可靠保障的体制机制。

九、农民阶层未来十年的富裕指数评判以及与城市各阶层的收益状况对比分析。

十、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方针、建设手段、建设步骤、建设宗旨、建设规模的总量。

......

创联新农业智库认为: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具体的战术落实和践行发展问题,都是绕不开的矛盾点和“到底向何处去?”的最直接痛点,这些又恰恰是目前全社会不能达成共识、恰恰是各种思潮相互交织又各执己见的路径争论和体制迷茫焦点。这些问题能否通过讨论达成清醒认知、清晰评判和聚力共识,决定着“三农”改革的成败,也决定着中央最高领导集体的战略导向是否能落地执行。

创联新农业智库坚定的认为:决定中国农业现代化能否加快实现的最大问题点是全社会对“三农”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的迷茫,按现在的路走,谁也不知道十年能变成啥样,谁也难以展望出去,谁也拿不出未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评判数据和趋势判断。

顶层设计缺位,各个层面都在说战略,而战术方向和战术攻坚目标却很模糊,推着干、干着看,这是最大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来一场“中国主粮农业向何处去?”的真理标准大讨论。

作者简介:孙北国,创联新农业智库创始人、首席研究员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创联新农业智库 头条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