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付博文等:农民一增一减增强经济新活力

[ 作者:付博文 傅光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04 录入:吴玲香 ]

内容提要2015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连续13年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和城镇居民,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201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上年的7017万人减少到5575万人,减少144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上年的7.2%下降到5.7%。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农村贫困人口的快速减少。反映了经济新常态下,“三农”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战场,是今后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潜力,新保障、新方向。

关键词】农民; 增减; 经济; 新活力

201631日《人民日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2015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连续13年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和城镇居民,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增长8.9%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长8.2%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 元,比上年增长8.9%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772 元。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 3072元,比上年增长7.2%

国家统计局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还显示,201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上年的7017万人减少到5575万人,减少1442万人(比上年多减21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上年的7.2%下降到5.7%。这表明年度减贫1000万人以上的任务超额完成,“十二五”扶贫开发圆满收官。2015年减贫速度明显高于上年,出现了可喜变化。

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农村贫困人口的快速减少。反映了经济新常态下,“三农”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战场,是今后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潜力,新保障、新方向。

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的根本原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形成了全党全社会合力抓农业的新局面。在经济新常态景下,三农工作稳中有进。亮点纷呈。粮食连续多年增产,农民增收,农民收入保持了增长,园满完成了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的各项任务。中央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西部22个省区市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脱贫攻坚的领导,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的新局面。在扶贫中,探索了扶贫到户到人的有效途径,直接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开展电商扶贫试点,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卖难问题。

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为促进全国经济的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推动了消费经济增长。农民消费支出也快于城镇居民的增长。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712元,比上年增长8.4%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392元,增长7.1%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223元,增长10.0%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

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仍然大有潜力。在新形势下,我们丝毫不能放松三农工作。要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心任务,深化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措施,深化农村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民工进城落户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大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对三农的支持,加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力度,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作者简介:付博文:湖北省麻城市盐田河镇政府干部;作者傅光明系湖北省财政厅,省作协会员)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