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文雯:第一书记具备五大素养方能造福一方

[ 作者:文雯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2-24 录入:12 ]

一个多月前,四川省达州市宣布召回、调整241名履职不力的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占全市828名派驻总数的29%,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扶贫不力,就地换人!”如石击水,在当地干部中引起震动。(人民日报)

做好农村工作,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党组织书记是关键。这次,山东省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无疑对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有重大意义。笔者以为,如何当好“第一书记”,履行好“第一书记”这一神圣而重要的岗位职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值得我们深思。

一、“作风扎实”是当好第一书记的前提。要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奋发有为的热情,把进村入户,参与村级事务作为学习农村经验的机会,作为磨练意志、锤炼党性、增长才干的途径,以实际行动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要脚踏实地、耐住性子,既不能急于求成而做表面文章,也不能好高骛远而忽视群众疾苦,要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当成大事、要事来抓,不畏艰难,主动进村入户走访调研,深入查找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及基层组织建设的问题,敢于直面群众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努力为任职村的发展找突破口。

二、“联系群众”是当好“第一书记”的基础。要把心贴近群众,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培养与群众的深厚感情。要真诚与群众沟通,不摆“官架”,不说“官话”,与群众拉近距离,同时不忘虚心向群众学习,自觉用群众语言来传真情、送服务。要把服务群众作为“第一宗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通过提供致富信息,引进致富项目,发展致富产业,并做好贫困户社会保障工作,有效解决农民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上学难、就业难、活动难等突出问题。

三、“集思广益”是当好第一书记的保障。农村工作事务性强,涉及面广,接触面宽,怎样把工作做好,做到“既能尽快进入角色,积极发挥作用,又不为基层添乱”,最好的方法就要积极向村干部学习,向乡镇干部请教,把村子当故乡,把村民当亲人,真诚谈心交朋友。要想方设法取得村干部的支持,调动“村支两委”和村民群众的积极性。

四、“真抓实干”是当好第一书记的关键。“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第一书记”是践行“三严三实”一线代言人,走马观花、“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或者抱着“镀金”的心态把挂职历练“畸变”成提高身价的“筹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就会浮起来,人民群众是不会认可的。“第一书记”要主动“沉下去”,以身作则,带领干部群众一同为村庄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

五、“带好队伍”是当好第一书记的重点。干事创业,关键在人。优秀的干部是支撑地方发展的土壤,因此第一书记在驻村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队伍建设。要打造一支团结共进的干部队伍,在事务工作中,既要坚持原则,敢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抓落实,又要主动争取上级领导的指导,争取其他同志的最大支持,开创上下和衷共济干事业的生动局面。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坚持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以强有力的制度建设规范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思想行为。

六、“促农增收”是当好第一书记的核心。解决软弱涣散村集体收入薄弱的问题,是“第一书记”的核心任务。无论是软弱涣散村,还是革命老区、灾后重建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路径单一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一书记”学历素质高、阅历资源丰富,来到基层农村,要带领群众开拓思路,发展经济,提升村集体收入,让百姓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政府办公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