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张德元:打造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

[ 作者:张德元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09-23 录入:12 ]

农村合作社近年快速发展,一场倡导资金互助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呼吁政府加强监管,为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提供健康环境的会议——“第九届县乡干部论坛暨农民资金互助组织2015年年会”月9月19日在吉林梨树召开。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张德元做《打造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张德元:大家看到这个撰稿是宿州市现代农业办公室和安徽大学农村研究院共同写的,农村研究院成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取得宿州市农业示范区和农村的建设。那么宿州市实际已经搞了几年了,现在也算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个现代农业体系联合体的实验已经写进了一号文件。

这个内容很长,我后面的做法和初步成效不讲了。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到底是什么东西,是什么背景下产生的。现在农业产业联合体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这个概念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安徽大学农科院和宿州市的关系,农科院是一个股份制的机构,宿州市人民政府是其中一家,所以农村研究院主要是要服务于宿州市,因此我们就有机会介入。这个是在我们宿州市推广现代农业当中提出来的。我们当时认为现代农业联合体是现代农业为龙头,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一体化新兴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形式。

我们当时在讲这个话的时候有四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就是说它构成的更全面,不包括我们通常所讲的一家一户的小农。它的构成要素是跟现代的农业,比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这个小农经济是不算的。第二个,在这个要素当中,虽然合作社、家庭农场后面跟了三个关键词,说明在这里面强调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功能。第三个关系是在这个地方,它的经营形式是一体化的,而且是联合的形式。意思是说经营主体各自都是独立的,是自负盈亏的。是通过合同、纽带、订单这种形式把大家结合在一起。不是我们讲的一下子打破这个形式。之所以取联合这个词是因为在过去的教科书上的形式,因为农业经营要么就是横向联合,要么就是纵向的一体化,而宿州市创造的这个联合体是一种既有横向的平衡,也有纵向的一体化,所以我们就自己创造了一个词叫联合体。目前宿州市联合体已经做了两家。有的同志讲你们怎么想起来去干这个联合体呢?2010年的时候我们向农业部申报了现代农业示范区,确定落在宿州市。2011年的时候批下来,让我们做。当时给我们提的任务,对每个示范区他们都提了任务。当时他们提了不只一个,但是给大家分分,宿州市这个实验区要解决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新形势下怎么解决挣钱的问题,要保证粮食安全,怎么把粮食保留下来又要挣钱呢?所以,他给的任务说你们做一个区域现代农业体主体实验,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方法。我们考虑到这个指示,只是批了一批家庭农场,也批了一批农民合作社,也批了一批农业企业,这就是新型主体。但干着干着我们发现了问题,在实际运作的过程当中这三类新型经营主体都各自存在着自己的困难,比如家庭农场在它的生产经营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融资问题、遇到技术问题、遇到服务问题。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河南、其他地方是什么样。我发现我们皖北人民还是很聪明的,家庭农场通常是建立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那个家庭农场主的土地是从哪来?是通过土地流转来的。比如我现在搞了五百亩地经营,这个地是流转来的。农民为了规避经济风险,他通常跟家庭农场主做了这样的协议,说你先交钱,后种地。你在没种地之前先把租金交下来,大家知道一般做家庭农场的时候知道这个农场会自主拿出来东西,所以存在一个租金问题。在我们皖北地方,地价是比较高的,农民为了规避这个价格风险要求农场主交地租的时候要交实物,把实物折算。我们皖北地区地租一般都在八百斤小麦和一千斤小麦,有的还超过一千斤。这样你就要付利息,商业银行又不愿意给农场主贷款,大家知道农村的情况,还有技术服务的问题,生产的标准化的问题,这都不是农场主能解决的。我们在宿州市批了一批合作社,比如服务型、比如说农机合作社、质保合作社,这些合作社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他们遇到最大的困难是吃不饱,就是说现在这个村里有一批农民是搞农机服务的,过去他们都是单干,现在把他们组织起来做合作社,这个合作社里有一批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所以他存在着为谁服务的问题。农业质量也有问题,最主要是农业原料,原料品质是不是能达到保障,农民是不是到时候会跟他履行合同,订单订得好好的,价格一变就不执行,这些都是他担心的问题。基于这些考虑,我们就想出一个主意,如何把大家结合到一起这个问题。所以我们把它各自做了一个定位,这样就能解决部分问题。所以我们把他们各自做了一个定位,这样做就能形成互补。企业最大的长处就是信誉,他可以带领大家闯市场,合作社主要是搞服务。这个企业把生产的标准统一制定下来之后为了减少交易成本,他不愿意一家一户的加工农场。他愿意跟这个合作社打交道。农民家庭农场主他也愿意,因为他省心了,他只要按照你们的标准生产就行了,他不需要考虑市场,他不需要考虑服务。所以大家多都承认了。所以这是我们大家为什么这样想、这样做的原因。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样把他们连接起来的,连接起来主要是用的三种办法。一种办法就是合同订单的办法把大家连接起来。按照我们讲的就是使得他们内部交易,形成内部交易的关系。另一种办法就是生产要素融合,生产要素融合使风险共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对你负责,你对我负责。打个比方,实际上有的事情并不是我们好聪明,而是人民群众很聪明。我们在有一个地方考察时发现那个地方有一个大型的养鸡场,是搞养殖的。他搞养殖的时候直接标准的厂房,里面是坑,当时感觉很奇怪,你里面怎么没有设备呢?他说这要看哪个农户来跟我合作,如果他要是养鸭的话,那应该是养鸭的设备,如果是养鸡的话,应该是养鸡的设备。所以养鸡、养鸭的设备是不一样的,你们要养鸡可以使我的厂房,设备自己置,这样生产要素大家就整合了。所以这是我们国内第一个联合体就是这样的。那里面有一个大型的农机合作社,他们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设备?就是因为这个合作社里面有的设备是合作成员自己从家带来的,是自己投资的。也有的机器是这个联合体里面的,还有一部分是由政府支农的资金转化出来的资产。看到这个要素融合在一起了,这样使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三采取服务的方式,使他们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的方式。现在农场主,什么质保服务队,比如要打药了,他到一个地方,我现在收割了,他通过服务的方式把大家结合在一起。我就给大家介绍这三点,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学习也好、指导也好、参观也好,我们给你们提供全程的跟踪服务。到安徽那个地方看一看,谢谢大家!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吾谷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