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社近年快速发展,一场倡导资金互助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呼吁政府加强监管,为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提供健康环境的会议——“第九届县乡干部论坛暨农民资金互助组织2015年年会”月9月19日在吉林梨树召开。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熊万胜与会进行点评。
以下是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昨天我们去参加了六家合作社,今天我们又听了六位互助合作组织的领导人的发言。感谢他们分享他们的经验。我是来自于华东理工大学的,在我们长三角一带,那个地方的金融合作组织发展形态与这里不太一样。通过两天来的学习,让我对信用合作梨树现象也引起了一些思考。其实以前的思考特别多,我的思考,为什么会梨树县以及在座的各位能够各地遍地开花,基于怎样的合作基础,到底怎么理解,我谈点粗浅的认识,我谈三点:
第一点,它的有时在什么,第一是植根于微型金融的肥沃土壤,不仅是小型金融,还有微型金融,农民不仅有生活贷款的需要,而且要用于生产经营,这一点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这样。因为有的地方家庭经营的比重对于自己农民收入的来源当中的比重其实已经很低了。象梨树这样,家庭经营还是很传统,每家有一公顷的土地,这在全国各地其实并不普遍,所以实际上我们的家庭经营比较发达,家庭经营在所有农民收入当中占很大比重,这是我们这个地方,大家能看到所谓的金融一条街,有信用社,有小额贷款,有我们的合作社,都在那,这是有这么一个土壤。
第二,我们梨树现象它充分发挥出我们在互助合作金融组制度优势,这个制度优势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叫小的社区性的信用合作的组织,这里面包含四个特点,第一个是小。我想合作社和信用社的区别是什么?其实信用连锁的关系是什么,我们本来各个乡的信用社和联社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乡镇里面的信用社变成了基层社,失去了法人资格,就失去了小的优势。所以这就启发我们,我们将来怎么处理好成员社和联社的关系,我们不能把成员社变成基层社,否则也很糟了。第二个就是社区型的,我们今天谈的特别多的要发展全方位的服务,这个服务其实就是带社区性的范围内,充分利用本乡本土的人脉的关系,我觉得这一点,这个社区性极其重要,就是你不要跨出社区,摊大,这是很糟糕的。一定要强调社区性。不管是乡社区还是村社区。第三,是信用合作。我注意到我们的贷款主要是信用贷款,而不是抵押贷款,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在社区内部怎么搞抵押,这个事情还是蛮难的。这里是不是有差别,为什么我们坚持信用贷款,这个道理在哪里,我觉得还不太理解,还要继续学习。第三就是坚持合作机制,就是说你不能几个股东,几个老板开一个银行,如果是这么一个概念,我相信这样的金融组织将来既不能坚持他的小,也不能坚持社区性,恐怕将来也会失去信用的优势,将来会失去合作性。所以一定要坚持合作性,让农民成为股东,而不仅仅是存钱和贷款人。所以制度有这么四个特点。
第三点,我听下来之后我觉得我们的梨树现象,包括在座的各位全国各地这样一种金融合作组织遍地开花,它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呢?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充分地真正掉翁了农民的积极性,是农民想干。只有农民想干而不是政府想干的时候,这种事业才能够真正地长久。所以从这点上来讲,它彻底摆脱了我们以往经常常见的上动下不动这样一种格局。所以我对我们的中国农村的这样一种互助金融组织的发展增加了信心,我非常感谢各位给我带来的收获,也祝愿大家将来越办越好,谢谢大家!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吾谷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