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电商来说,农村地区是最后的,也是资源最雄厚的一块市场。面对如此蓬勃发展的电商格局,谁能做好农村商品的上下行结合,谁能做好农村产业链,谁就能在农村电商中占得先机。
农村电商这两年发展的很快,特别是从2014年十月阿里巴巴宣布了农村战略之后,各大电商平台纷纷跟进,目前呈现十分热闹的局面。除了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三国演义”之外,目前介入农村电商领域的还有邮政系统,可谓急速前进,它在部分的试点省目前已经布局超过一万个村,供销社的电商目前还在蓄势待发。地方性的平台目前已经出现了几十个,而且几乎每天都在增加新的平台,大家在农村电商领域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为什么会形成目前的局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第一,农村电商市场的前景确实是很诱人,阿里巴巴和商务部门曾经搞过一个测算,2014年全国农村电商市场大概是1800亿的规模,到2016年估计会达到4600亿;第二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农民生活水平在提高,需要像城里人一样,解决一些生活电商方面的问题,比如便捷的交电话费、水电费,可以提供一些货真价实的、满足农村市场消费的商品;第三,农村消费升级的市场前景很诱人。城市的模仿型、排浪式消费接近终结,农村却刚刚开始。特别是我们城市已经普及的这些白色家电、平板电视、电脑,正在加速下乡,这个是各家共同看到的一个场景。还有农产品的电商市场,四万多亿的交易总规模,目前电商渗透率只有2.5%左右,前景非常诱人。
目前在推进过程中出现哪些问题呢?
一是,目前模式都比较简单,阿里宣布的农村电商四大板块之后,各家推出的农村电商业务基本也就是这四大块,还没有其他的创新或者突破。大家都在重复着一个模式,共同体现为前期投入很大,单点的产出比较少,前期的盈利非常不乐观,需要用资本去扛一段时间才能观察后效。
第二,目前在四大板块中,热衷的是电商下乡,就是产品下行做的比较好,但是农产品上行目前做的比较差。这个是因为农产品电商整个的产业链、供应链还不成熟,所以这个模式还需要探索。
第三,目前电商发展过程中人才确实比较欠缺,能够懂电商、会电商,能把电商做好的这个人才现状没有达到,所以这也是各家电商平台比较头疼的地方,短期内应该说这个状况改变不了。
所以,推进农村电商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农村实际,进一步创新模式,让落地措施更加可行,把美好的市场前景变为现实的美好市场。
(本文首发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频道2015年8月31日《三农中国》栏目)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