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仝志辉:不管身处怎样的基层,乡村振兴探路者都有实践探索和深度学习的先机

[ 作者:仝志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02-15 录入:王惠敏 ]

【摘要】此篇是听取几位农禾之家会员关于一年来实践情况的报告后的即兴发言。强调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会有可能的实践探索空间,也有加强学习的机会。乡村振兴探路者要提倡这种精神,追求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深度学习。

【关键词】乡村振兴探路者 政策学习 实践探索 深度学习

基层工作实践者需要了解某方面的政策信息,但从大家所在的层级和你们接触的信息渠道,实际上也是有可能了解到这方面的信息的。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一点:各位一线探路者要有所准备,根据事业方向,来把握三农发展大趋势和重大政策调整。比如说中央某项政策是不是有调整,我说一个是我们如果密切的关注我们地方政府的一些信息发布渠道的话,我们能够了解到这方面。

比如说我昨天看到微信公号“山西乡村振兴”(山西省乡村振兴局的公号),上面公布了“2021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省级对接会召开”,这其中,从中央考核评估综合核查组组长和山西省长的讲话中都能看出在有效衔接这一国家政策的重点和山西的重点工作及未来动向。通过这些公共信息资源,我们可以提前预判很多动向和资源。说到2021年12月25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大家更可以从会后发表的新闻稿中了解更多实质性政策方向。

农村政策有很多这方面的信息,假如说我们要主动的去了解,我们就能获得最新的政策信息,也可以去把握这方面的政策变化,为自己的实践和学习廓清方向。

第二,大家问这样的问题,是想提前做出预判,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在领会政策精神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做出一些调整。如何来创新政策的评估和调整的机制,实际上我们基层也可以在其中起到作用。来自基层的主动的工作有很大的空间。

县乡两级尤其是有这样的主动空间。重庆市城口县农业农村委的许衍主任他们就针对自己的情况做出了因地制宜的探索,很多还是在重庆市和全国都是领先的,一个证明就是引起了重庆市长还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局的注意。

基层有大量的政策创新或调整空间,空间来自于:一方面,从中央到省以及甚至市下了很多文件,但对于具体怎么做只是提了方向,可以根据我们自身的情况和实践,对怎么完善这个方向提出自己的意见,你就可以加入到政策调整的过程中去。城口的探索重庆市主管市长肯定了,这个试点就有可能扩大。

内蒙赤峰夏家店乡赵书记,他从对习近平总书记“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思想,又看到这一思想在浙江实践,他们就主动去当地考察了,然后再根据中央有关扩大试点的精神,他们又主动做了。他们的实践一定会影响到他们所在区、所在市的领导对这方面的看法。三农政策调整实际上通过我们自身的加入来谋求改变。

我们认为政策都是上面定的,政策贯彻的好不好,都是直接的领导,他们能不能做得好、领会的好,给不给出一些具体的空间,我们永远没有空间,这是认识层面存在的问题。但是,我们的探索要讲究时机、具有充分的战略性和精准的操作性。

基层进行乡村振兴的探路和探索,空间还来自于我们自身的实践总结。乡村振兴处在全面推进、全面探路的阶段。五级书记每一级的实践都很重要,党委政府对一方水土中的一方人民负责,合作社带头人对你的社员负责,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对村民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负责。各位在前面一些年做的到底有没有踩坑?有没有就是想法对的没坚持住的?有没有如果做了就能够有推进的,或身边有一些信息、外面有一些经验、我们也了解了,但是没有认真去看到,导致我们实践没有跟上的?有没有这样一些亲身体验?静下心来仔细看看我们走过的路,思考我们将来还要做什么,能够做什么。

第三,在深度学习方面,结合我们所在的位置和实践,怎么组织一个深度的学习,这个是乡村振兴推进和探路阶段特别需要做的工作。关于这些,我有很多的想法,这里没有充分的机会展开。

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怎么加入乡村振兴的探路和学习过程。各地农民组织尤其是农民合作社这一级的学习是非常生动的,很多组织善于学习。如何组织农民骨干的学习,农民社员的学习,用毛主席的话说,怎样“改造我们的学习”,可以做很多的工作。农禾之家的年度论坛也有这方面的功能,如果通过这种学习,作为农禾之家的合作社会员,你的合作社社员的认知都变了,实践的包括政策的调整一定就会开始。

实践探索和深度学习,既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求得发展的希望所在。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禾之家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