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是全省版图大县、人口大县,也是教育大县。近年来,桃源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力推进教育强县战略,促进了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先后获评“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常德市教育强县先进县”“常德市三年攻坚先进县”,高考成绩多年稳居全市前列,被誉为“桃源教育现象”。
一、坚持优先发展,强化教育保障。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与经济建设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做到了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实行教育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由县委主要负责人任顾问,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四大家”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教育强县工作领导小组。乡镇(街道)和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做到了教育工作县级领导亲自抓、部门领导专门抓、工作班子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强化机制保障。把教育工作列为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常规议题,及时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出台了相关文件,划分了6个督学责任区,完善了乡镇(街道)和县直部门的教育工作考评机制,实行县直和驻桃单位定点联系农村薄弱学校制度,全面构建了“定期议教、监督促教、考核评教、联校助教”的工作机制。三是强化投入保障。积极克服财力困难,优先安排教育投入,做到应投尽投、应保尽保。2018年,公共财政教育支出达到10.5亿元,占到公共财政支出的20%,较上年增加1.2亿元。教师待遇标准高于公务员待遇10%以上,并对特殊岗位、边远山区教师实行倾斜。2018年,全县共落实教师绩效工资1.5亿元,发放乡村教师补助近2000万元。同时,教育专项经费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并全部用于教育。
二、注重内涵提升,提高教育质量。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满意导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教育。一是均衡为基抓教育。按照“城乡统筹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路,扎实推进改薄攻坚三年大会战,投入大量资金,实施学校新建、部分学校搬迁、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新增城区学位4430个,改薄攻坚工作被教育部评为全国100个先进典型之一。大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近三年来共补充教师1100余名,其中90%以上分配到农村教学一线;协调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全县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到56%。2017年,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二是素质为先抓教育。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体育、音乐、美术列入中考项目,树立全面育人导向。桃源学子在省市多项文体赛事中取得名次,特别是空军招飞多次被空军招飞局、省教育考试院评为先进单位。近年来,35人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员。2016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县。三是品牌为要抓教育。大力实施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名成果、名学生“五名”工程,不断提升桃源教育的整体水平。注重加强校长、骨干教师培训,全县有特级教师1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6名、高级教师1082名。2019年,我县高考再创佳绩,全县清华北大录取6人,飞行员录取7人。桃源县一中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办学经验被省教育厅以《决定》的形式发文进行全省推广。
三、突出环境优化,营造教育氛围。把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来抓,着力营造党政重视教育、社会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一是营造尊师重教的人文环境。建立县级领导定向支教和后盾单位定点帮教制度,明确县级领导每年为学校解决重大问题不少于1个,后盾单位为学校办实事不少于2件。严格规范部门服务,涉及教育的审批事项,要求部门必须从快从简;涉及学校的检查事项,必须经县委县政府分管教育负责人批准,并实行首查免罚、教育为主。坚持每年召开教师节庆祝大会,对全县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广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二是营造安全放心的校园环境。坚持把校园安全作为教育工作的底线任务来抓,大力推进“数字校园”“平安校园”建设,严格实行城区学校“一校两警”、农村学校“一校一警”巡查制度,持续深入实施校边环境整治,切实营造了安全放心的校园环境,充分保障了师生安全。三是营造捐资助学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扬桃源重视教育、支持教育的优良传统,结合深入推进教育扶贫,积极搭建爱心助学平台,着力构建帮教助学长效机制。筹资5000万元,设立全市规模最大的桃源教育基金,每年对优秀师生、贫困学生进行奖励资助。2019年共资助贫困学生2.15万余人次、1900余万元。
四、发挥旗帜效应,引领教育发展。注重发挥县一中在桃源教育的旗帜引领作用,从资金、人员、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不断擦亮桃源教育的“金字招牌”。一是在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基础建设方面,近三年先后投入1.5亿元,对学校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和完善,实施了校道白改黑以及护坡加固等项目。教师待遇方面,坚持全额保障、不留缺口。近三年来共安排1900万元,对学校发展成果给予奖励。二是在师资力量上给予倾斜。为支持县一中教师队伍建设,县委编委会每年单独下达教师用编计划,由县教育、人社、编办、纪委等部门和县一中参加,提前到重点高校现场招聘应届优秀毕业生。近三年来,补充了优秀年轻学科教师39名,并对于学校引进的优秀人才,给予住房、生活补贴。三是在招生政策上给予倾斜。综合考虑学校整体均分、学生个人学分等多种因素制定录取政策,将县一中招生指标的80%分配到乡镇初中,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同时,为确保招生质量,取消收费生,一次性完成录取。
作者单位:中共桃源县委办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