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过美国乡村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他们的农田没有打麦场。
在我国,传统的夏收是非常紧张和劳累的,这是农民丰收的季节,也是与老天爷抢粮食的季节,因为小麦要入仓,必须脱粒,还要晾晒,直到基本干燥后才能入仓。
夏收恰好与夏种在一起,前者要盼好天,即天晴才能脱粒并晒场,而后者是要盼雨的,否则播出的种子不能萌发。这个季节及时播种后,播出的玉米、大豆、或花生,靠天吃饭也几乎可以了,因为紧跟着雨季来临了。中国农民面对这样矛盾的天气要求,不忙碌就意味着挨饿。
美国收获麦子都是采用大型联合收割机,效率大幅度提高了。但是,联合收割机收上来的麦子还有高于储存要求的约2-5%的水分需要去除,还是需要晒麦场地。而他们的劳动力少,不可能将麦子摊在地里晾晒,只能借助于科技。
没有打麦场,美国晾晒麦子的功夫就省去了。直接用所谓的高科技,使得籽粒在秸秆上成熟,失去水分,直接收获入仓即可。在美国家庭大农场里,除了小麦,玉米、大豆都是直接入仓的,他们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水分。
物理除水毕竟还需要消耗电力或汽油,化学脱水则更容易。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妨看看下面的介绍,除草剂竟然可以让作物早熟、干燥,有助于收获,可大大减少人工。
某品牌除草剂可催熟水稻。据介绍,该除草剂对成熟迟的水稻,在临近收获前喷施,能加快谁打谷米谷粒脱水,便于收获,建议用量为150-200毫升/亩。该药为非选择性触杀型除草剂,可作为种子干燥剂,也可作为马铃薯、棉花、大豆、亚麻、向日葵、玉米、高粱等作物催枯剂。
能够消灭杂草的除草剂,还能够在收获时派上用场,这样的技术肯定用不到什么打麦场了。然而,我们担心的是,方便倒方便了,农药残留怎么办,这时候的除草剂,又是喷洒在籽粒外面的,可能在短期内降解吗?有专家解释草甘膦半个小时就会降解,这是完全不负责任的说法,我们对来自美国的大豆进行过检测,放置一年后依然有3ppm草甘膦残留。
在科技如此发达加上市场经济盛行的今天,不怕你没有技术,就看你敢不敢用了。到时候,还会有所谓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鼓励你放心使用,正如今天面粉加工中使用的强筋剂、防腐剂等添加剂一样。到时候他们会制定标准,或者修改标准。
只要认真检测一些那些进口的大豆、玉米、小麦中的除草剂(尤其草甘膦)含量,就不难判断出没有打麦场的美国是用什么样的科技取代了“打麦场”。
还有一种可能,美国既不用打麦场、也不用物理干燥或化学脱水,那就是下茬作物干脆不种了,留在地里慢慢干燥,待水分达到了预期的含量后收获,这是良心商家的做法。然而,这样的做法,我们却做不到。这会使原本紧张的耕地,能够生产的粮食的空间大幅度减少。少一茬作物意味着什么,我想很多人明白其中的道理。美国能做到“广种薄收”,我们却不能。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生态家园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