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是我的家乡,身为苗族的一员,自己长期以来一直都关注苗乡和苗族文化,并致力于对苗族传统服饰、刺绣图案的研究,在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面进行创新性的探索。
2006年,我依托苗族刺绣和银饰锻造非遗技艺创建了“太阳鼓”银饰品牌,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果。在绘画艺术创作方面,我也吸收和借鉴了苗族刺绣图案的诸多元素进行绘画艺术的创作,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
可以说,我是一个“吃苗家饭”的艺术从业者,深受苗族文化的熏陶与滋养,博大精深的苗族文化是我艺术创作的源泉。为了寻找艺术创作灵感,与许多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向城市、向现代时尚找艺术创作灵感的方式不同,我走进了许多的苗寨,寻找古老传统的苗族服饰,拍照记录了大量苗族服饰上的精美刺绣图案、样式。
就我自身的体会和感受,其实这种向苗族文化寻求养分和原动力的行为就是一种文化回归的行为,是曾经年少好奇的我寻觅西方现代文化、时尚文化后的一种寻根式的顿悟所致,原来耳熏目染的乡土文化、民族文化才是自我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宝库。正是从苗族文化上找到了灵感和原动力,我才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也成为一位画家,以及苗族服饰收藏的爱好者。
必须承认,我的艺术创作元素和灵感来自于苗族文化,苗寨山村的苗族文化资源是深厚、博大的,我还要在有生之年继续挖掘苗族文化这座富矿。参加今天的座谈会,使命感使我多了一个新乡贤的身份,尽管我为苗乡做得还不够。我计划在我余生的工作中,尽力为苗乡振兴多做一点事,最大的心愿是,把我收藏的上百件苗族服饰和我的大量画作,在一个苗寨里找到它们应有的安身之所,这个安身之所,最好是一个苗族艺术馆,我愿意和志同道合的新乡贤们,以文化艺术的力量,来推动苗乡的文化振兴,并从我的研究中提炼出美学元素来推动苗乡的美丽乡村建设。
作者系贵州省管专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贵州理工学院副教授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贵州民族报》2019年3月21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