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张美铭:脱贫是干出来的

[ 作者:张美铭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2-26 录入:王惠敏 ]

自2012年以来,我国连续六年超额完成千万减贫任务。“天上不会掉馅饼,撸起袖子加油干;梦里怎能起宏图,迈开脚步努力冲。”身处偏远山区的贫困群众,应随大流,要“磨拳擦掌”,不被“等”误导、不受“靠”影响、不落“要”陷阱,要立“撸”理念、定“脱”目标、创“富”业绩,通过自力更生实现脱贫出列。

不被“等”误导,要立“撸”理念。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一方面强力推进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深入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加大水利、电力、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着力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全面推广“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发展模式,组织群众大力发展扶贫产业。有些贫困群众就误认为党和政府要“包打天下”,“包办代替”他们发展扶贫产业,在家坐等其成。殊不知天上不会掉馅饼,脱贫攻坚不是养“懒汉”,眼巴巴地看着其他贫困群众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的冲刺阶段,还未有所动作的贫困群众要“急”起来,树立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发展理念,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中发展产业、在易地扶贫搬迁中斩断穷根、在教育医疗住房扶贫中夯实基础、在就业培训中选定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不受“靠”影响,要定“脱”目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各级各部门选派优秀党员干部组建扶贫工作队,“结对子”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一方面帮助贫困地区制定脱贫攻坚时间表、路径图,解决项目资金帮助扶持对象发展产业;另一方面动员单位干部职工捐款捐物,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燃眉之急。有些贫困群众就误认为找到了依靠,不仅没有真抓实干,还成了十足的“无赖”、“赌徒”、“溜达”、“装病”等类型的“懒汉”。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的冲刺阶段,“懒汉”要及时“醒水”,定下脱贫出列奋斗目标,在院坝会中吃透扶贫政策、在农民讲习所里提升思想道德法律意识、在现场培训会上增强本领、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从“懒汉”向脱贫典范转变。

不落“要”陷阱,要创“富”业绩。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各级各部门使尽浑身解数,不仅出台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优先解决贫困人口就业等优惠政策,还开辟贫困地农产品认证绿色通道、鼓励国家机关单位优先采购贫困地区产品、引导干部职工到贫困地区旅游、建立东西部消费扶贫协作等机制。有些贫困群众就误认为有国家做“后盾”,要什么都可以向国家伸手,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向国家申请解决。殊不知国家的资金是按预算使用的、社会帮扶的力量是有限的、干部结对子帮扶时间是短暂的。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的冲刺阶段,有伸手“要”思想的贫困群众要及时打消念头,顺势而为,借“结对子”帮扶等方式解决困难和问题、借“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发展产业、借“电商+贫困户”等渠道销售扶贫产品、借国家脱贫攻坚的大好机遇脱贫致富。

作者单位:贵州省剑河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