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魏延安:2018值得回顾的农村电商热点

[ 作者:魏延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2-03 录入:王惠敏 ]

又是岁末年初,基本个人的观察,想对2018年农村电商的变化做一个回顾性观察,借若干热点问题来作分析。

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农村电商聚焦农产品上行。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来部署的,重点安排近几年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文件第三大部分用183个字对农村电商发展进行了重点部署,主要聚集于农产品上行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等一系列举措。回顾2018年的农村电商,农产品上行的共识进一步凝聚,而力度也明显加大,特别是大型电商平台。

二、一年一度的国家扶贫日论坛继续举行,消费扶贫的认知度不断上升。从目前的实践总结来看,发展消费扶贫有利于贫困户的稳定增收,有利于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的长期培养,有利于动员社会力量的便捷参与,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特别是一批大型国企、互联网平台和专业网站的参与,让消费扶贫得到大力推动,平台营销、定向采购、社会众筹等新颖方式也不断出现,为电商扶贫的创新发展带来活力。到

2018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开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正式上升为国家重点部署。

三、社交媒体开始卖货,农村电商创业迎来新的风口。就在传统电商平台甚至是微商平台上的创业者感叹流量获得更加困难之际,用户迅速增加的社交媒体平台终于开始了流量变现行为,今日头条、拌音、快手均推出了自己的三农类扶持计划,通过培养内容创业者,拉通内容供应与产品销售的渠道,让他们众多的粉丝成为现实的农特产品消费者;微博也再次推出三农类中小V扶持计划。典型的像头条号上的“巧妇9妹”,通过直播乡村生活和劳作场景,赢得大量粉丝,销售水果三百多万元。

四、阿里巴巴投资汇通达,农村电商向供应链竞争时代转移。4月中旬阿里巴巴集团向五星控股集团旗下汇通达公司投资45亿人民币,为农村市场提供包括品牌专供、下单平台、新零售系统、阿里云平台、物流系统解决方案等一系列服务。京东新通路计划也将原来面向京东便利店的“线上店铺”系统在全部京东掌柜宝用户中推广,不仅把众多线下夫妻老婆店“搬到”线上,给其供货,现在进一步要支持他们网上同步开通小店。农村电商的实践已经证明,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行,只在销售端的简单改造并不能适应农村实际,还必须“手”伸得更长一些。

五、拼多多在争议中上市,社交电商进一步加大农产品销售力度。在拼多多上市之际,网上出现多篇冠以“拼夕夕”之名的讽刺揶揄文章,显然其上市引来了传统电商的“友邦惊诧论”。但吹捧也好,批评也好,拼多多还是如期上市,特别是其上市后宣布的品牌电商和三农扶贫计划还是引起了市场的积极反应,引发股票上涨。而拼多多的身影并不孤单,有赞、云集等社交电商也都风头正劲,楚楚推、每日一淘等新兴社交电商也欣欣向荣,都在收获着社交红利,也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役向了农产品。

六、腾讯也开始介入农业,农村电商的产业链被搅动。腾讯去养鹅,听上去像风马牛不相及,但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不仅仅如此,阿里巴巴、京东也都先后宣布“养猪”了,不是真的动手在养,而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推出了养猪软件及系统解决方案,试图以互联网前沿科技改造落后的农业。农村电商难,不仅仅是基础设施落后、人才匮乏,更重要的是源头的农业生产落后,电商及互联网巨头的介入,推动互联网+农业,有一定的发展想象空间。

七、新零售竞争愈演愈烈,农产品上行面临新变局。到2018年,“O2O”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概念已经快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三年的光景就被淘汰,而新零售却在2018年进入白热化竞争,有基于技术的无人零售派,有基于餐饮与

生鲜配送融合的新物种派,还有扫楼入社区的智能终端派,但其中一个重要的销售品类就是生鲜农产品,盒马鲜生算是典型代表。新零售对于生鲜的钟情,既有毛利率高、复购率高等因素在内,更有纯线上生鲜模式实践失利的影响在内。当然,新零售目前销售的农产品还是比较高大上的,短期与普通农民无关,甚至也与普通农村电商创业者无关,但其却带来启示,生鲜电商真正的出路在哪里?

八、社区团购风起云涌,农特微商转场开玩。2018年也才忽然发现,农特微商也似乎不是太热了,新兴出现的社区团购则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之势,到处都有新社区团购创业企业出现,也时常传来风投介入的声音。社区团购的高频采购商品当然非农产品莫属,毕竟民以食为天。其火爆得益于便捷的社交工具,也得益于共同的生活场景,可能一个微信群就能团出一个爆款。于是,一批曾经的微商创业者相继涌入这一领域。但社区团购面临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其在农产品供应链方面依然是脆弱的,源头的生产端还需要进一步的利益链接。

(二〇一九年一月十二日夜初草,一月十四日夜校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