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参加一个研讨会,一群专家学者很认真的研讨一个重大问题--如何提高脱裤子放屁的效率。与会学者专家经过一天的热烈讨论,达成如下共识:
第一,皮带改革;现在的皮带设计很不合理,解皮带一般需要9秒钟,如果改革创新设计,用电子扣款的高科技皮带,解皮带仅用3秒钟,脱裤子放屁可节约6秒钟。
第二,裤子改革;现在的裤子设计也有弊端,如果用球筋裤带,不用皮带,脱裤子放屁可节约7秒;如果用印度式围裙裤子,脱裤子放屁可节省8秒。
第三,拉链门改革;拉链门也有改革创新空间,在不改皮带、不改裤子的前提下,如果吸取小孩子开档裤的优点,把拉链门改开在屁股后面,脱裤子放屁可以节约6秒。
⋯⋯
专家学者们太有学问了,我等与会代表对于专家学者们关于提高脱裤子放屁的效率的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隆重的佩服,欢欣的鼓舞!
与会者中有一个小孩儿,自始至终一直在手机上玩游戏,会议结束时小孩停止了玩游戏,大声且很严肃的问爸爸:大人们为什么一定要脱裤子放屁呢?
在场的大人们都一声不坑。
为什么要脱裤子放屁呢?这个问题谁回答?现实中有大多的脱裤子放屁了。
今天参加一个乡村治理的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就村干部待遇问题展开激烈讨论:村干部工资是提高还是降低、是国家发工资还是村民发,哪一种更有利于提高乡村治理有效性?专家学者们引经据典,东西方治理理论激烈交锋,精彩纷呈!
不过,精彩纷呈之后,冷静一想,其实也是"如何提高脱裤子放屁效率"类似的研讨!
80年代初期的时候,乡村财政状况比县市好,因为乡村可以在不突破生产和生活配套建设用地各5%的标准的前提下,自主用地创办乡镇企业和建设小城镇,乡村有自主用地权,自然就有经济发展权,金融也会主动为乡村建设发展服务。我记得1987年,我代表乡政府和县长签"县乡财政分灶吃饭协议"的时候,乡财政每年要向县财政递增上交7%,乡村干部老师等人员的工资都由乡村自已解决。但好景不长,1988年出台了"土地法",1993年实行分税制,土地管理部门垂直管理,县级财政更穷了,于是,"土地财政"成为了县级财政的主要来源,县政府把乡村自主用地发展权收归已有,1987年的"县乡分灶吃饭协议"成为一张废纸,乡村财源枯竭,工资等各项开支靠加重农民负担解决,基层干部和农民关系高度紧张,群体性事件频发。后来,不得不倒过来由中央财政向乡村转移支付,村干部也拿国家工资了!
80年代,乡村"产权、财权、事权和治权"是统一的,治理非常有效,各种矛盾在乡村都能解决,没有农民上访发生!后来,乡村"产权、财权、事权、治权"不统一了,乡村治权无效了,各种问题和矛盾也只能上交,上访并没有因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越来越多而变得越来越少。
把产权和财产留一部分给乡村,支撑其事权和治权。很好的呀!后来,上级收了乡村的产权和财权,下放了更多的事权,没有产权和财权支撑的事权就成了矛盾和问题之源,治权就成名存实亡了。还谈什么有效治理?!
把财力向上集中,要成本;把财力转移下来,要成本。脱裤子放屁是也!
破坏了基层的"产权、财权、事权、治权"的统一,导致治权无效,矛盾上移,维稳成本和上级对下级检查督办及监督成本爆增,再反过来单独研究基层治理的有效性,这和研究"如何提高脱裤子放屁的效率"一样可笑也!
全国人民埋头玩手机,专家学者们在为"如何提高脱裤子放屁效率"潜心理论攻关,基层干部该如何放屁?期盼早日出台政策法规!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