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2025年5月19日 星期一

王征兵:乡村振兴人才从何而来

[ 作者:王征兵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451 更新时间:2018-09-27 录入:王惠敏 ]

乡村振兴必须有人才,没有人才,乡村就无法振兴。从人才的角度看,农村已经触底反弹了。过去,只有从农村逃离的人,很少看到从外面返回的,尤其是优秀人才更是如此。但最近几年,情况已经悄然发生变化。虽然农村的大部分青年人依然在逃离农村进城打工,但是城市的优秀人才却来到农村,让我们看到乡村振兴的希望和曙光。

工商业家

最近几年,许多工商企业家纷纷来到农村,从事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他们投资农业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农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国越来越多的富裕人群需要优质高端农产品,而目前小农户生产的农产品虽然数量丰富,但质量不高,缺乏优质农产品,不能满足高端消费者需要。

许多工商企业家正是看到了这一发展机会,所以投资农业。还有一部分工商企业家投资农业出于对农业的情怀:有的是喜欢田园生活;有的是过去从农村出去的,现在想落叶归根;有的是怀有“衣锦还乡”的情怀,等等。无论什么理由,他们来到农村,加入到农业这个行业,就会加速农业发展的进程,就会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他们与传统的农民比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具有雄厚的资本,有能力采购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和使用农业先进技术;二是具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三是能够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至少在他经营的范围内是可以做到的;四是具有较强的市场拓展能力。从目前的现实来看,工商企业家所经营的农场其现代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明显高于普通小农户,正是他们引领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提高了当地农业发展的水平。

大学毕业生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包括本科、硕士、博士)选择到农村去创业,选择农业或者与农业相关的行业去创业。而这一现象也常令许多农民百思不得其解:连我们村的农民、尤其是青年人都愿意搞农业,纷纷进城打工,为什么这些高学历的大学生却要来搞农业呢?

一是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许多大学生在城市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就想去农村创业,希望能开辟一块事业的新天地。

二是一些大学生不喜欢常规单位的约束以及领导的批评,选择自主创业,工作自由,没有纪律约束。

三是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是指应届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职务。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2005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2006年2月,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等八部委下发通知,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此后,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大范围试验阶段。2013年,全国报名当村官的大学毕业生累计达到近300万名,共选聘41万名大学生村官。截止2017年,在岗大学生村官为102563人(数据来源:《2016-2017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

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是指从各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和以往因年龄原因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尚未退休的干部中选派到村(一般为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担任党组织负责人的党员。据2017年06月27日 《 人民日报 》报道:目前全国共有19.5万名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农村第一书记,视野开阔,理念先进,经验丰富,他们来到农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和生机。

种田能手

在农村还有一部分坚持搞农业并执着追求的农民,他们就是农村的种田能手。由于他们有较好的农业技术,在过去他们常常在村民的称赞中获得满足。改革开放后,许多人都进城打工或做生意去了,而他们扔不下曾经给他带来“荣耀”的土地,他们对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情怀。

为了能够收入高一些,他们一般都从别的村民那里租来一些地,规模比较大,但不会太大,因为他们没有太多资金,不像工商企业家拥有雄厚的资本。他们的优势在于非常懂农业,也特别能吃苦,他们往往亲自劳动,可能会有少量雇工。他们的缺点是不太懂市场,营销能力比较弱。这些人多数已经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他们勤劳耕作,不断学习和钻研农业技术,成为乡村振兴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大农圈 微信公众号(原创)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