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2025年5月28日 星期三

高奇正等:农业贸易、研发与技术溢出

[ 作者:高奇正   叶问灿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566 更新时间:2018-09-03 录入:王惠敏 ]

一、引言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是研究农业增长的一个主流领域,近年来关于农业TFP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大多数关于农业TFP的研究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把农业TFP增长或技术进步当作农业生产当中的随机冲击或外生变量,没有进一步解释农业TFP增长的源泉,这是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新贸易理论等相关理论指出有目的的研发(R&D)活动是技术进步的重要保证,并证实了国际贸易存在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但是,关于农业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没有综合考虑进口国与出口国之间的农业资源禀赋差异对农业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为农业资源禀赋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土地资源禀赋,还应包括区位分布等其他因素。第二,没有将农业贸易品具体划分为农产品、中间品和资本品进行技术溢出效应的分类、比较研究。本文认为农产品进口可以加剧进口国国内的农业竞争,进而提高进口国的农业竞争力与创新力;或者农业中间品、农业资本品的进口可以加强本国的资源整合能力,进而促进农业发展,而这些可能是农业贸易的技术溢出路径。第三,没有单独考察发达国家的农业出口贸易对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为落后国家可能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农业贸易,学习其生产经验,甚至模仿并生产高质量的进口品,进而促进农业TFP增长,而这也可能是重要的农业贸易技术溢出路径。所以,本文拟针对以上不足作相关的拓展研究,进一步丰富新贸易理论在农业经济领域内的应用。

二、理论模型与数据说明

(一)理论模型

本文拓展了C-H模型,借鉴Lichtenberg and Potterie(1998)的方法估算了附着于农业贸易品的国外农业R&D资本存量,并且为了考虑进口国和出口国之间的农业资源禀赋差异对农业贸易技术溢出的影响,本文采用双方的农业资源禀赋差异作为农业贸易额的权重。同时为了考虑农产品、农业资本品、农业中间品贸易以及发达经济体农业出口贸易对农业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本文采用不同的方式计算附着于农业贸易品的国外农业R&D资本存量。

(二)农业TFP的测算

本文采用索罗余值法测算了38个国家(地区)的农业TFP。整体上看,38个国家(地区)农业TFP上处于增长状态。从七国集团与非七国集团的比较来看,七国集团高于非七国集团的农业TFP的平均水平,但是,其增长速率较慢;非七国集团虽然处于追赶当中,但是,农业TFP增长速率很快,而且从2010年开始,非七国集团的农业TFP已经开始逼近七国集团,且有赶超的趋势。

(三)农业R&D资本存量的估计

本文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了38个国家(地区)的农业R&D资本存量。整体上看,38个国家(地区)农业R&D资本存量处于增长状态。从七国集团与非七国集团的比较来看,非七国集团处于“S型”增长曲线的早期快速上升阶段,七国集团已经处于“S型”增长曲线的后期增长阶段,即处于收敛状态,但是非七国集团与七国集团尚的农业R&D资本存量尚存在一定的距离,说明非发达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在农业科研投入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四)农产品、农业中间品、农业资本品贸易

研究不同类的农业贸易品的技术溢出效应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将农业贸易品划分为农产品、农业中间品和农业资本品。其中,农产品贸易在农业贸易中占据了绝大部分,说明农产品贸易仍然是农业贸易的主流。通过对农产品、农业中间品和农业资本品贸易的比较可以发现,贸易量增长率最快的是农业中间品,年均增长率达到5.33%;而农业资本品最低,为4.65%。

(五)农业资源禀赋差异的度量

由于农业发展常常受到区位因素以及农业资源禀赋的影响,所以,农业资源禀赋相差较大的地方,农业发展方向往往不一样,本文选取劳均农业用地面积和首都纬度的绝对值共同表示各国的农业资源禀赋。通常情况下,劳均农业用地面积可以决定一国是适合发展大规模农业还是小农户农业,而纬度可以表示一国的地理位置与区位分布。

三、估计结果

(一)农业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整体分析

国内农业R&D资本存量对农业TFP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控制住时间效应后,国内农业R&D资本存量的作用仍然显著。这说明,国内农业R&D活动是农业TFP增长的主要源泉之一,与内生增长理论的观点相一致。

回归结果显示附着于农业贸易品的国外农业R&D资本存量也显著影响国内农业TFP增长,说明在开放经济中,一国农业TFP增长不仅依赖国内农业R&D资本存量,还依赖附着于农业贸易品的国外农业R&D资本存量。而回归结果证明,国外农业R&D资本存量正是通过农业贸易这一有效途径,对国内农业TFP增长产生了显著影响,即农业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

在农业生产现实中,农业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明显,则可能归因于不同国家之间农业资源禀赋差异的阻碍作用。本文在考虑农业资源禀赋差异后,计算出农业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为0.05%,略低于国家层面和制造业的水平,也从侧面反映了农业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是比较困难的。

(二)农业技术溢出效应分类分析

在不考虑农业资源禀赋差异影响的情况下,农产品、农业资本品和农业中间品贸易均具有技术溢出效应,在其他变量控制不变的情况下,农业中间品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最为明显,农业中间品进口每增长1%,将会引起农业TFP增长0.09%。

在考虑了不同国家之间农业资源禀赋的差异后,农业资本品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不再显著,该回归结果不稳健。农产品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几乎弱化了一半,而农业中间品的弱化程度较小,说明不同的农业发展条件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产品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但是,农业中间品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依然具有普适性。

对农产品、农业资本品和农业中间品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综合回归后,结果显示,只有农业中间品的作用具有稳健性,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农业中间品贸易在农业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中是最为突出的。回归结果表明进口国主要是通过农业中间品贸易,加强了其农业资源整合能力,进而促进了农业TFP增长。

(三)发达经济体的农业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为了考虑发达经济经济体(七国集团)在农业贸易领域的影响,本文设定附着于农业贸易品的国外农业R&D资本存量只源自于发达经济体。回归结果显示,发达经济体的农业R&D资本存量能够显著促进38个国家(地区)农业TFP增长,即存在明显的农业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在考虑了不同国家之间农业资源禀赋的差异以后,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有所减弱,但依然显著。

四、总结

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农业贸易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农业技术水平常常受到区位因素、资源条件、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农业具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因而农业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更加值得关注。本文基于新贸易理论,利用38个国家(地区)21年的农业贸易数据,拓展了C-H模型,分析了农业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得出结论如下:

(1)不同国家之间的农业资源禀赋差异不会影响农业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农业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

(2)农业中间品贸易是农业贸易中能够显著促进进口国农业TFP增长的一类贸易。

(3)发达经济体在促进各国TFP增长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由于发达经济体积累了大量的农业R&D资本,依然是世界主要的农业科技输出,所以发达经济体的农业出口贸易存在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

(4)除了贸易渠道外,本文也发现国内农业R&D活动是本国农业TFP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通过本文分析结果的对比,农业R&D资本存量和农业贸易同样增加1%,前者比后者促进农业TFP增长的增幅高出0.07%,所以,增加国内农业R&D投入仍然是促进农业TFP增长的首选渠道。

作者:高奇正1  刘 颖1,2  叶问灿1

作者单位:

1、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农村经济》2018年第8期  微信公众号(原创)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