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解决好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创造有效的需求,创造有效的供给。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在这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占有重要的地位。”
——王雪峰
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七(+1)战略,七大战略分别是科教兴国、人才战略、创新驱动、军民融合、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还有一个“一带一路”倡议。
在新时代,科教兴国、创新驱动、人才战略、军民融合战略是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我们国家的产业问题,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是解决发展空间问题。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绿色发展,“一带一路”是未来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
王雪峰认为,不管是中等收入陷阱还是非洲的低收入陷阱,还是欧洲的高收入陷阱,都是一个问题,即当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发展到一定阶段达到平衡的时候,发展停滞不前。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解决好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创造有效的需求,创造有效的供给。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在这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占有重要的地位。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原身,乡村振兴是新型城镇化城市功能向下转移,以及农村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型。
新使命
城镇化1.0,粗放式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集中解决城市框架、城市道路、高楼大厦。
城镇化2.0,集约化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城市功能完善,城市结构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形态多元化。这个阶段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把各个城市子系统系统化。比如城市道路,不要看北京市整个街道,整个街道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打造一个城市道路微循环。住宅体系、教育体系、医疗体系建设都是这个阶段要做的,这个阶段做完了就到3.0版本。
城镇化3.0,智慧化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从智慧城市到智慧系统,到集成系统平台,到智能化管理子系统。
从人的五官角度来说,从鼻的角度,燃煤问题要解决,工业污染要治理,工地与生活污染要治理。从眼的角度,我们要看到城市的政界,我们要看到天际化线,要现代化。从嘴来讲,要丰富饮食,要绿色,要有机要安全。我们的耳要降噪。总体上大脑的感觉是,我们要有文化,要有乡愁,要有和谐,最主要的要感觉到有幸福感。
新探索
现在有了更多新的要求,财政部发了23号和34号两个文件,最核心的是这五条:
一是银行不能向地方政府或通过国有控股公司为政府贷款。
二是银行不能向平台公司贷款。
三是银行不能向企业贷款用于投资基金或地方政府项目的资本金。
四是地方政府不能为企业贷款担保。
五是国有企业不能为其他企业贷款担保。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一边是PPP,PPP就是审理一个运营公司,要有城投公司,有专业化的公司,最关键的是要有资本。
我们也不可能只有PPP一种方式,就带来了另一边市场化公司和市场化主体的建设,现在急需建设市场化公司。过去一个市、一个省那么多平台公司,现在都不能用了,怎么办?改造成完整的市场化主体,去掉无效资产,注入有效资产,整合;给未来的资产做增资;第三把企业做成能够向银行贷款的公司。
新发展
特色小镇实际上是城镇化的一部分,有六个基本元素,一是特色环境,二是特色产业,三是特色区位,四是小镇设施,五是城市生活水准,六是小镇生活。尽管是小镇生活,但是要跟城市生活一样,吃、住、行,设施一定是小镇的设施。
特色小镇发展三大影响因素:经济政策、企业发展和户籍制度。
经济政策是有后滞的,一般出台一两年以后会带来城市发展那条红线的拐点。但是户籍制度是当期现象,判断不了。那条下乡的线是城镇化的质量系统,所以我们现在任重而道远。
从战略角度来说,特色小镇、乡村振兴战略、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土地流转、农用地占补、宅基地置换等等政策都在出台;户籍制度也在推动农业农村的改革,很多建设都是农民是股东,农民是市民,农民是员工。
(以上观点根据作者在首届中国特色小镇与乡村振兴峰会现场讲话整理。)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微信公众号)2018-08-29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