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湖南新化的一个小山村,国家级贫困县贫困村,目前全村800多人240户,4000多亩土地,有河边的稻田150亩,因没井字机耕道不适合农机作业大多摞荒,合作社时开发的2000多亩山地早已摞荒种上了树,死的没剩几棵,荒滩近500亩。
160户在城市购房定居
1. 村里有五个包工头带着年青的匠人如木工泥工钢筋工架子工电焊工等在城市成立公司搞建筑装修业务,夫妇月收入12000元/月以上并且在城市购房定居的80户。
2. 在全国各地开办电脑打印图文店、餐饮业饭店、家具厂、建筑门窗扶手、竹模板厂的共12户。
3. 78户农二代农三代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在城市定居。
以上170户户口在农村,他们坚信不久的将来土地会私有化或被征收,人均土地5亩如果征收或交易户均土地价值100万,老来回到农村养老,有一处安葬的青山绿水。
60户以农谋生
1. 婆媳关系紧张留在村里的老人162户,婆媳关系处理融洽被子女接进城共同生活的只有8户,农村只是这些老人养老的地方,大多住在老房子中。
2. 主要劳力患癌症或精神病家庭21户。
3. 未受过高等教育又没有手艺的60户在农村。其中超过30岁的未婚男青年8户,其余都是通过亲朋资助买的越南新娘,更偏远山区新娘。其中女性外出务工离婚外嫁留下子女的8户。
历次扶贫
五六十年代合作社,整个村子高山洼地修库塘,山上全部人工开成梯土,种饲料作物与茶树,新开垦的土地没什么产量,人口的爆炸性增长,当时确实过的很艰难。
改革开放分田到户,村办的竹厂,茶厂、砖厂、石灰厂、砂石厂等等因各种原因先后倒闭关门。村民们走出山村进入到滚滚民工潮中。
以后每几年村里会进驻扶贫队,先后电网改造、水泥路、修复河道灌溉。山上栽果树,因滞销很快没人管理而消失了。统计了一下,从改革开放至2016年,国家用于水电路网、河道石护堤、修库塘、申请农业项目扶贫等等计4280万,人均5万。依然没有脱贫。如果当然没有如果,如果用这些钱引来工商企业,全村年青人上班,早已是富裕村。如果用这些钱整理土地。
近年产业扶贫
中国就是好,农民子女上学也可以挤进政坛,村里扶贫队居然有本村走出去的老师,县乡政府的官员。2016年在外的人都收到了村扶贫人员的电话短信年底回来共商扶贫,2016年底,趁着春节期间把我们这些回乡的“富翁”召集起来共商脱贫大计。
1. 子女是“有钱人”,父母是帮扶对象。要求我们建房或者把父母带到城市生活。
城市房价贵,婆媳关系不好处理,父母坚持农村养老不想拖累子女不想进城,但“富翁”们都同意进行村规划后,在规划地集中建新房,拆危房。但正规就业的老师、公务员、企业就业人员等表明还房贷吃力,那有钱给农村的四个老人建房?这让扶贫人员为难了?
2. 在外面经商办厂的这里是你们的根,是你们的父老乡亲们,乡亲们穷,乡村振兴只能靠产业,到家乡办厂,把就业送给乡亲、把税收留下支援教育卫生,再穷不能穷教育。
3. 在株洲办服装厂的说如果我在家乡办厂,布料、产品全部要运进来运出去,建厂要土地转性,水电路要增容改造,不如我招几个乡亲职业培训到我厂里上班。在外经营酒店的提议,村里没客源办不了酒店,同样可以招人培训厨师、服务员。几个包工头说我还在外面找人,进行工匠培训塔吊挖机推土机司机、机械工、电工、木工…………培训出多少我要多少。
王扶贫问乡亲,谁愿意去培训就业。
沉默了很久,有人问,国家职业技校没有这些专业,培训期间特别是学习工匠时间长,要师傅带,徒弟徒弟三年奴隶,家里没收入怎么办?学不会怎么办?留在家里的都是低学历人员。
无解。
4. 安老板李老板,你们在衡阳在海南搞了农场养牛种水果蔬菜,办了合作社,村里发展农业产业就靠你们了?
李老板:不进行土地改造年租金15元/亩还没人租。我们村4000亩土地除岩龙山外全部推平,修建井字路,路旁配套水渠,在牛头崖修建水泵灌溉源,租出去就800元/亩年租金就320万,在城市定居的都不发放租金让给父母及在家的乡亲们户均4万元。如果成立合作社统一种食品林建加工厂如香榧,种草养牛亩利润都能上2千元……,岩龙山做风景农业,并且只要几个人就可以经营4千亩,永远脱贫。
土地改造要多少钱?
三~六万元每亩,至少要1.6亿,静态回收期要50年。
请国土局来土地整理行么?王扶贫扶了扶眼镜问。
占补平衡每亩10万,但给农村的最多每亩2千多一点。
无解。
5. 不进行土地改造能不能发展这些产业?
我说:现代农业农民就是机械手与司机,加工自动化,租门面与电商市场营销。如果像以前一样在梯土上种水果,每座小山包要山地轨道运输车,16座小山要16台,每台16万共计256万,除草膜80元/亩,计32万,钻孔机钻孔植果树30元/株,计1200万,每年人工除草、人工施肥、人工植保、人工摘果、滴灌费用等每亩成本2000元并且质量难保证,种油茶每亩产出1200元稳定不愁销,而水果产出2000元/亩但风险大,亏的。养牛也一样,更是机械化农业,我们村贫就贫在土地没有改造不能进行现代农业,传统农业一个人种不了几亩没有比较收益,而贫困户家里缺的就是赚钱的劳动力。靠河边的150亩农田平坦,没有井字路机耕道农机去不了,土地细碎进行土地改造确权不确地,由在家务农的人耕种我们也不收租金,这地容易改造。
6. 改造那150亩农田
修路修水渠占用农田,除了在城市定居的人土地同意无偿修路,田可以送给村民种但承包权绝不同意放弃。居住农村的村民农田被占用修路则要按征收标准补偿。
“去你妈,我们出钱出地进行土地改造为子孙后代着想,我们又不种田田免费给你们种,还向我们要10万每亩要安置要社保,虽然我们每月上万元收入但我们的钱也不是捡来的,那个务农的手茧比我厚,不谈了我们走”。年青的装修师李平贵愤愤不平地往外走。
其他居住农村的村民拉住他,指责这几个村民,农村家族关系错综复杂,马上演变成一场派系争吵。
“死ZF死……,他们在城里定居了发财了政府应该把他们的地给我们,国家也不把土地整平,扶什么扶,这是什么ZF,瞎鸡巴乱搞…………什么世道”。务农的村民也愤愤不平往外走。
应付
子女教育程度低、大病致贫、子女不尽赡养义务、无儿家庭等导致的人力资源贫穷。土地不适合现代农业生产,农业高度依赖劳动力,产出小于成本,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没有工业产业配套支撑也落不下工商企业等导致的环境贫穷。农村农民的自私自利与家族斗争得不到农村“富翁”们来发展农村的人才贫穷,农村剩下的老的老病的病之类基本丧失了养家糊口的人,只能振兴集体产业分配倾斜及低保来保障他们的生活。
帮扶人员也没办法只能重复以前的扶贫方式,亲友资助加扶贫款给贫困户的梯田梯土种上果树、牧草,买一些鸡鸭、牛羊免费发给他们,扶贫未通过前不得杀了吃,土地确权让集体办事难,集各路资金在村道两边集中建房,建完房拆掉旧危房搞好卫生村貌焕然一新。
向帮扶人员致敬!
(作者系湘南生态农场合作社科技员)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