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乡村旅游的核心在乡味,“土”是核心,如果规划成坐落在农村的城市公园反而没有了人气。今天再来谈另外一个场景:走过的很多乡村旅游点,在乡土民俗体验街区之外,往往都设有与主题似乎不搭调的儿童乐园,基本陈设与城市公园中的游乐项相差不大。
比如在大名鼎鼎的袁家村,在关中风情体验区之外,就有城市风格的儿童乐园,当然也穿插了一点稍具农村特点的跑马场。在另外一个著名的乡村旅游点马嵬驿,也是专门开辟了一个儿童乐园区,里面的陈设和城市公园别无二致。高陵场畔也是在景区之外圈出了城市风格的儿童乐园以及所谓的真人cs体验区。
如果从全域旅游的角度来观察这种儿童乐园的存在,确实是有一些不伦不类,然而却普遍设置了这一个板块,显然是有强烈的需求。
我们说,乡村旅游是满足城市人的田园牧歌梦,体味乡愁,寄情于山水,从而获得休憩,释缓一下城市紧张的机械化的生活。但能有乡愁感觉的是成人,孩子们大抵是没有这个概念的,只能感觉到新鲜不新鲜,好玩不好玩,好吃的多不多。再好的乡村旅游街区,孩子跟上大人走一段时间,也就失去了兴趣。而作为玩性十足的年龄,恐怕再好的山水也不低游乐场那些飞机汽车有意思。所以,游乐场的存在,就是要解决孩子能不能留下来的问题。
由此看来,游乐场在乡村旅游中的存在,虽然不是很合理,但却合情,也是情有可原。但另外一个问题接踵而来,难道在乡村旅游只能有城市的游乐项目来吸引孩子吗?那还真不一定!目前的乡村旅游主要还是逛一逛,吃一吃为主,在深度的乡风民俗体验上还是很不够,缺少参与感强的动手项目。其实,传统乡村的儿童游戏不仅丰富,而且还有意思,但很可惜,目前还没有被挖掘出来。于是,就把城市的儿童乐园搬到了农村,也只能是起到临时来救场的作用。
显然,就目前出现的乡村旅游现象,还只能说是初级阶段。虽然相对于过去的挖一个鱼塘,建几座房,钓钓鱼,打打牌,吃吃饭,肯定是有进步的,但距离乡村旅游的内核还有相当距离,目前只是一种简单复原和重现,还没有把大家真正吸引其中,真正参与进来,这与当前乡村旅游的开发层次与消费层次都有关系。
城市的儿童乐园能在乡村旅游景点存在,还红红火火,只能说在乡村旅游方面未来的路还有很长,这种深度的开发也有很大的商机。
(二〇一八年四月十八日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