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孔祥智近日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解读一号文件时表示,今年一号文件放宽的是宅基地财产权的转让。既然是财产权,实际上暗含着可以买卖,但目前制度并没有突破。“我想将来慢慢会取得突破。不要只看到当前制度很严格的不能买卖的规定。因为,既然变成财产权,站在法律的角度上说,自己的财产为什么不能买卖,又没有买卖宅基地。我的看法是,这开了一个口子”。
孔祥智说,过去宅基地制度改革从来没有用“三权分置”的提法,应该说这是一号文件的重大创新。首先宅基地是集体所有,农村所有土地都是集体所有。之所以提出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其实和承包地一样,资格权相当于承包权。资格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怎么衔接,我们也在探讨这个问题。三权分置以后,再往下有可能会开一个口子或做一些实验,让城市人去买。但最起码我不看好城市人到农村买房这个事,我看好城市人到农村去租房。为什么一定要买,租30年不是一样?把农村土地统一开发,让城市人到农村去投资,这样把城市的资金也带到农村,也同时部分解决了农村资金相对不足的问题。
孔祥智认为,现在政策就是这样,宅基地要买卖的话,只能在集体组织内部。今年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这一点。这相当于宅基地制度并没有放松。“三权分置”很有可能为下一步改革提供口子,尤其为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的使用权,让城市人到农村租地这个事情放口子,但是城市人到农村去买地目前肯定不行。为什么不让城市人到农村买宅基地?农民获得宅基地是无偿的,是一种资格。只要是农民,就有权获得宅基地。如果允许城市人到农村去买所有权的话,这个口子一旦开了国家没关上,18亿亩耕地红线就保护不了。严禁下乡利用农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宅基地就是这样,但并没有说农民不能这么干。农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子自住没有关系,浙江江苏一带都是五六层的楼,别墅也都有,那没有问题。
孔祥智表示,今年一号文件放宽的是宅基地财产权的转让。宅基地财产权分出来的房屋财产权,可在集体成员内部转让,也可让城市人来租这个房屋,不能买卖。既然是财产权,实际上暗含着可以买卖,但目前制度并没有突破。我想将来慢慢会取得突破。不要只看到当前制度很严格不能买卖的规定。因为,既然变成财产权,站在法律的角度上说,自己的财产为什么不能买卖,又没有买卖宅基地。我的看法是,这开了一个口子。
孔祥智说,过去从来没有把宅基地权益和房屋的权益划分得这么细,就像土地三权分置一样,这个三权分置奠定了改革的基础。没有这个东西,在法律上很多说不清楚,现在分清楚哪些属于法律上管的,哪些是所有权,哪些是资格权,哪些是财产权,不同的权利当然有不同的处置方式。所以为下一步的改革,甚至我个人很乐观地判断,2020年以后,肯定会出台相应的比较重大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一些措施。
孔祥智反复强调,应该说城市资本到农村盘活闲置的农民住宅,是一个利好的消息,我认为很有前景。一号文件不可能说得很细,要从中看出一些东西来:农民宅基地房屋财产权,不能卖给城市人,但是可以使用、可以出租。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华夏时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