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李昌平:乡村要振兴之我思

[ 作者:李昌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07 录入:王惠敏 ]

乡村要振兴之教育要改革(一)

好好的农村孩子,父母倾其所有从小就送其远离村庄上好学校,上大学。

而教育,几乎就是把农村孩子变成游子的过程。教育并不是为农村发展培养人才的,包括与农村发展相关的大学及专业也是如此。

农村孩子大学毕业了,即使有爱故乡的一腔热血,回到农村,大多是个废孩子了。书基本上都是白读了,更可怕的是做事的力气被教育的没有了,老老实实做小人物、从小事做起的心气儿被教育的没有了,与村民、与父母被教育的有距离了。

小学生都远离村庄到县城或镇上上学;大学,特别是与农民发展相关的大学教育,都集中在大中城市,以读文凭、离乡离土为教育之主要目的。

十九大,提出振兴多村战略,教学要改革,涉农教育必须面向农村、服务农村,要在农村办大学,和农民一起办大学!

李昌平:乡村要振兴之农村主体及主体性建设(二)

整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以小农为主体,其主体性是在不断丧失的;农村以小农组织为主体,其主体性也是在不断丧失的!这是主动适应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和服务于出口导向战略、城市优先战略之需要的结果。

够了!都搞了几十年了,农村没多少毛可以剪了,够了!!

现在,必须扩大内需,必须让发展的目的回归到满足本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上来,这是国家自主性建设的需要,这是政党回归初心的需要。乡村必须振兴,必须振兴乡村!

乡村振兴,必须避免让农民从一种剪刀之下逃出而进入另一种剪刀之下。振兴乡村,是把目的定位在满足小农美好生活之需求、增强中国之主体性上。其着力点要放在小农组织化上,要放在小农及小农组织的主体性建设上,放在乡村内因培育及内生动力激活上。

内因是决定因素,内生动力是根本动力,有,则事半而功倍,四两拨千斤!无,则事倍功半,千金拨不动四两!

农村内生动力之激活,必须靠小农组织化,靠小农组织主体性建设。真正的由小组自主的小农组织,是以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石的村社组织;改开以来,小农村社组织的主体性遭到了支解,当下,最有效的组织小农的方式,就是重新把小农组织进入村社,重建村社组织的主体性。

重建小农村社组织的主体性,必须在党支部领导下进行,必须巩固和完善土地集体所有制,必须集中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进入村社、必须集中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进入村社、必须集中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进入村社,支持发展村社共享经济。把村社建设成为振兴乡村的基本主体,第一主体。

村社主体性建设,四两拨千金的办法,是村社内置合作金融!只有村社内置金融,才能帮助小农财产权实现。只有村社内置金融,村社才能发育成强势市场主体、社会主体、文化主体、政治主体、自治主体。

任何放弃以建立在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石之上的村社的主体性建设的乡村振兴举措,都只不过是想换一把剪刀剪小农及农村羊毛而已,是必须警惕的!如果真的是这样子的,就会背叛初心,且永远背叛了!

李昌平:乡村要振兴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三)

韩国当年“振兴乡村”时,政府财力支持很有限,村民自主建设新农村,政府给点水泥钢筋就是很大支持了,但有四两拨千斤之效果。

今日之中国“振兴乡村”,中央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巨大,每年投入有万亿以上,且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普遍的存在千金拨不动四两之困!

财力有限,民力无穷!

以政府有限财力激活无限民力,振兴乡村才能有事半而功倍之效果!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必须改革!必须改!!必须改!!!

第一,改专项转移支付为主为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即:钱要尽量多的直接从中央政府口袋里转移到乡村基层政府和农民村社共同体的口袋里,依法配置,不要"跑部钱进"。中央财政振兴乡村的钱要尽量少的进入部委的口袋,不要逼着下面到各部委“跑项目”,钱要依法下拨到乡镇和村社共同体,基层政府和组织依规自主使用,部门依法审计。第二,村民村社共同体自主建设新农村,财政资金以奖代补为主,尽量减少一些所谓的“依法招标”。招标,几乎就是依法合伙分赃的代名词了,就是制度性、体制性腐败的经典了!不少地方,财政资金补贴农民改造房子,民房改造因为用了财政资金就要招标,结果是什么?财政补贴资金全部在“招标过程”中消耗,有的还不够,荒唐!但不这么荒唐就会被追责,荒唐之上加荒唐!第三,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权要尽量下放给县乡人大常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依法审计,审计的结果首先要报告给人大常委会!对人民负责,天数的部门在乡村搞检查、评比、考核⋯,逼的基层干部群众只有气力研究如何应对检查、评比、考核,振兴乡村没力气研究和实施了。荒唐!80年代的时候,几乎没有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也几乎没有部门下乡,乡镇村社玩命干,玩的很转的,那真是个四两拨千斤的好时代啊。财政制度的坏,是其它体制性坏、制度性坏的根源!第四,乡镇政府财政所的公职人员,人事权必须归乡镇政府,百分百听从乡镇党委政府指挥,协助乡政政府当好家理好财。第五,尽量以金融手段使用财政资金,以较少的财政资金(种子资金)引导培育农民村社组织内部的合作金融发展,以村社内生合作金融支撑农村农民财产权实现--让死钱变活钱,激活农村内生动力!第六,以村社内生合作金融支持市民下乡,为市民下乡“租用”农民房和土地等提供按揭贷款服务。乡镇财政和村社共同体提供贴息补助。

总之吧,像中国政府这样投巨大财政资金“振兴乡村”,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举。但,资金使用效益之低下----“千金拨不动四两”,估计也是前无古人,有巨大改善空间!

新时期,让我们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跟着英明领导习主席撸起袖子改革财政制度,让千金拨不动四两变成四两拨千金,做好振兴乡村中国梦!

财政制度腐败是一切体制性,制度性腐败的根源!中国的腐败,始于财政制度的腐败!每一上级都让自己变得更有钱、更有权,让下级绝对臣服,从财政制度集权开始!一旦上级有绝对的财权,下级只能像犬一样的工作。财政资金“千金拨不动四两”就是必然结果。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作者的新浪博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