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叶榄:治理污染是最深广的扶贫

[ 作者:叶榄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9-01 录入:王惠敏 ]

最近一段时间,微信群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全国各地环保督查后的出现的养殖户表达利益诉求的视频,现场群情激奋,各种口号此起彼伏,给环保督查很大压力。

有群友在群里发了这样的吐槽内容:如果说,中国的各种污染是由于养鸡养鸭养猪养羊或者其它什么小工厂造成的,这就是没有头脑的人,让民间私有经济彻底死亡,这是一场赤裸裸的经济领域的浩劫。说养猪养鸡破坏环保,就相当于说摩托车污染环境一样,纯粹的流氓无赖!

该群友之所以有如此情绪化的语言,可能是本次环保督查的利益受损者,或者其本人就是养殖大户。他的发言立即引起了另一位群友的反驳:您的认识有些偏颇,环境是人生存的第一要素。我也解释道:养殖污染是农村的大害,已经是共识。凡养殖区,多是重病高发区。

时下,在环保督查的重压之下,必然会导致污染企业的反弹,他们要表达自身利益的诉求,这是极其正常的,也是一个法治社会应有之义。不过,他们看上去义愤填膺的表达,其实是苍白的,因为他们的发展很多是建立在环境污染和危害群众健康的基础上。就拿规模化养殖来说,很多养殖场都建在人口密集区,一到夏天,苍蝇无数,臭气冲天,污水横流,严重地侵害了周围人群的身心健康。就是远离社区的养殖场,也往往因为排污没有做好,污水污染了数平方公里的区域。群众的治污呼声很大,经营者也想治理好污染,但往往受困于资金、科技等原因,迟迟拿不出好的解决办法。

我的家乡河南信阳是闻名全国的养殖区域,固始土鸡土鹅,潢川鸭子,光山本地猪等在全国都能叫得响,这也导致了信阳变成了养殖污染的重灾区。我曾经致信前任市委书记呼吁重视养殖污染的治理工作,书记要求信阳市环保局局长和我对接。经过座谈,我们得出了信阳某些区域的养殖密度已经大大超过了当地环境的承载力,如果再不治理,必然危害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安全,因之患病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我在各地参与乡村建设和扶贫工作,发现一个共性的东西,如果一个地方脏乱差,那么该地的因病致贫比率要比其他地区高出许多。可见,要想减少贫困人口,必须保护环境,治理污染,让人居环境无毒无害宜居。

本次环保督查肯定给极少数人带来阵痛,但是却给更多人带来了利益。一个行动的好坏,不仅仅是看极少数人的利益, 更要看大多数人的利益。在我看来,环保督查和污染治理就是最深广的扶贫。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北京绿十字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