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牛建新:对提前谋划村级换届工作的一点思考

[ 作者:牛建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8-30 录入:吴玲香 ]

半年后,村级换届将再次轰轰烈烈的启动,也将进入群众矛盾多发、频发的爆发点,如何平稳开展换届工作,推选出好的领导班子,我们应该总结经验,提前谋划,为营造良好的换届秩序,公平公正有序的开展换届工作,笔者认为要思考一下三个问题。

一、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村干部岗位缺乏吸引力。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经商农民的日益增多,纷纷外出打工。留在村中的几乎全是老人、小孩。在老年人、妇女中,文盲、半文盲占绝大多数。后备干部严重匮乏,没能力的人想当村干部但干不了,有一定能力的合适人选又大多不愿意干,使选一个好的干部难度在不断地加大。二是部分群众缺乏正确的原则立场和是非标准,以关系亲疏、利益轻重为标准进行推选,出现各种非民主性拉票、暗箱操作现象。有些人利用“由群众自己投票选举候选人”这一点,大搞“亲情拉票”、“金钱拉票”、“诬告陷害拉票”等各种非民主性的“拉票”活动,使选举工作流于形式,未达到预期目的。三是个别候选人考虑自己当选的可能性不大,就笼络一些选民在选举中搞“小动作”,“我干不成你也别想干”,故意在选举中“活动”,利用网络举报、信访举报等形式,形成互“泼脏水”,恶意攻击,影响选举。四是宗派势力干扰难消除,一些不正当的竞选行为,可能影响部分村民正确行使选举权。从以往换届选举来看,不同家族、宗派之间的矛盾在换届选举中暴露出来,曾经出现相互炫耀实力,争面子,极力推出各自利益的代表人的现象,表现在明争暗斗,互拉选票,通过请吃请喝等方式来谋取选民的选票。

二、换届选举中反映的问题

一是对选举前的问题反映。主要是对现任部分村干部历史遗留问题,有的村债务复杂、财务管理混乱,有的村低保申报、惠农政策落实等政策兑现方面,积累了矛盾和问题。有的村土地承包、宅基地划分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等。二是对选举期间的问题反映。反映发重票的问题,委托票会前进行了认定,选举是选民又到会给工作人员造成失误;反映候选人条件的问题,有些受过刑事处分的选民是否还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问题。反映一些不正当的竞选行为,可能影响部分村民正确行使选举权。

三、提前布局,精准施策,确保平稳换届选举

一是加强村务监督,解决遗留问题。首先,对村级财务问题进行全面审计,对换届选举前的行政村进行财务审计清理,由镇农经办会同财政所,集中精力对矛盾多发地进行财务审计。其次,强化日常村级账务审核管理,落实村财镇管,每个村只开一个集体帐户,到村的钱款一律进行村级专户,落实专人“一月一记帐”,留存在财政所。

二是强化村级组织自身监督。做好村民理财小组对村级账务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由各村党支部牵头、村监委会主任负责,成立专门门的财务清理小组对村、组两级财务进行清理,清理结果由村党支部报镇审核后,由村级财务理财小组登记向全体村民公开,做到阳光透明。特对组级财务由村民理财小组预审、村民代表讨论,结果由村党支部审核后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配强村级后备干部。坚持党管干部、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备用结合的原则,按照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文书“一职两备”、女性比例不少于20%的标准,不拘一格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逐村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并建立完备的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村级后备干部电子信息库和村级后备干部档案。同时,根据行政村规模和现有村干部素质结构,强化后备干部针对性培养和储备,确保每个村(社区)有2-3名近期可用后备干部。日常工作中,注重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让后备干部积极参与对各村的脱贫攻坚、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中进行培养、锻练。

四是加强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整建。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要坚持从严方针和标本兼治,按照配强班子治“软”、维护稳定治“乱”、发展经济治“穷”、完善制度治“散”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好班子建设,解决突出问题。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或工作不作为、乱作为的村党组织书记或班子成员,及时予以调整或组织处理;对班子不健全的,扩大选人视野,尽快配齐配强;对班子软弱涣散,成员思想僵化、办法不多、干劲不足的,通过谈心谈话、教育培训提高其能力素质。要采用“推、选、训、带、炼、考”六字法,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进一步加强培养管理使用。

五是加强组织领导。对班子“两委”矛盾突出、积聚问题较多且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党组织下派第一书记;对党组织生活不正常、党建工作薄弱、工作推进不力的村下派党建指导员;对经济发展缓慢、没有形成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增收致富难度较大的村下派经济发展指导员。同时换届前期,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换届工作组,驻村开展工作,每组至少5人,换届工作不结束,工作组不撤离。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磨子桥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