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农民工返乡发展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

[ 作者:言旮旯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8-11 录入:吴玲香 ]

近日,经济参考报刊出《留城或返乡,高龄农民工陷两难困境》一文,反映出部分“留守”群体生活艰辛、工作难找、退休无靠等现状,及没有养老保险、留下职业病等问题,引起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现状的广泛关注。(8月10日 经济参考报)

由于缺乏技能、学历,农民工群体普遍从事建筑、门卫、保洁等体力型职业,用青春、健康换取比务农更高的薪水,但却留下了过劳、尘肺、肠道等疾病隐患。受到“拿到手上的钱才是属于自己的钱”的传统思想影响,加之政府社保政策宣传不到位、企业钻法律漏洞不主动为农民工购买社保的原因,致使农民工群体社保参与率普遍偏低,医疗、养老风险居于高位,工作、生活幸福感处于低位。虽然城市民政、工会等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帮扶“留守”农民工,但只能做到兜底,尽可能解决当前实际面临的问题,尚不能从根源进行“对症下药”。

归根结底,还是城乡二元差距的不断拉大,传统农业收入与城市服务业收入差距不断加大,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大城市、小城市是必然的经济规律。一方面,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农村的劳动力越来越少,产业升级、精准扶贫等政策无法更有效落实,乡村更显凋敝。只有农村有产业、成规模、持续创收,才能吸引更多劳动力返乡发展,才是解决农民工现状的根本。

落实交通先行政策。从“道路村村通、马路修到家门口”的一级路网,进一步延伸到“拖拉机、板车、鸡公车”能到达的“土地通”二级路网,方便农户种植、管理、收获,为产业升级打下良好基础。

落实精准扶贫政策。从兜底救助到产业互助过渡,以建档立卡贫困村和非贫困村“插花式”帮扶相结合,以村两委、社长带头发展经济作物、经济养殖的方式,以政府专项补贴、银行小额贷款、引入社会资本等资金支持,通过建立合作社、与企业签订供销协议等举措,最大程度调动村民积极性,全力提高收入水平。

落实全民参保政策。镇、村干部逐户走访宣传、全面摸清参保基数,及时维护信息动态系统;医院、卫生院、社区医院等医疗机构明确报销目录和报销比例;民政部门细化报销流程和报销手续。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最大程度减轻村民医疗、养老后顾之忧。

其实,农民工返乡发展,真的是不错的选择。

(作者单位: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中和场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