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人用人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选出来的干部必须“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让同事服气”。因此,基层在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任用时要将其放在干部工作的重要位置,树立科学的选人用人导向,切实把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培养起来。基层后备干部选拔时要结合基层实际来看:一能否率先垂范,善于在进村入户中收集群众声音;二能否迎难而上,勇于啃“硬骨头”;三能否以身作则、上行下效,带动村组干部和村民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此,我们要做到:
一、多渠道推荐了解,不拘一格择优选拔。
后备干部选拔是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保证后备干部队伍质量的关键步骤。因此要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可采用“三推”方式选拔人才:1、党员、村民代表推荐(重点推荐志愿扎根农村,现未在村组任职的优秀青年);2、村“两委”及监委和驻村工作组推荐(重点推荐“为民务实清廉”的村组干部);3、本人自荐和推荐他人。推荐人选按照行政区划层层公示。通过面向辖区选拔的人才,对学历高、能力强、经验足的后备干部,经个人自荐、民主推荐、党组织推荐,严格审核后,对审核确定的干部,提拔到班子中任职锻炼,突破身份界限,不拘一格选人才,优化班子结构,提高班子整体能力。
二、严把审查程序,注重考察动机。
后备干部的选拔使用必须既要看工作能力,更要看政治素养,是保证后备干部队伍质量的重要根基。可采用“两审一考察”:1、村(社区)党总支和驻村工作组审查、镇党委审查,查清家底背景和动机意图,筛除有不良嗜好、犯罪记录、唯利是图等政治立场错误的人员;2、镇党委派出考察组考察:(1)与本人谈话,考察对村组干部的看法和村组发展的想法;(2)深入村组、左邻右舍走访,考察德行、品行、能力和群众的认可度、信任感;(3)到考察对象家中,考察人居环境整洁情况,赡养父母、抚养子女、夫妻关系等方面的情况。
三、抓好长期学习教育,提高整体综合素质。
后备干部选拔后,要作为“金种子”进行培养,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位,有计划地加强对后备干部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养。发挥老党员老干部“传帮带”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后备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针对后备干部的特点和需求,在日常学习会议中,要增加基层村务党务的基础知识和纪律要求,使其了解村内工作程序。使后备干部在学习教育中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高素质。
四、强化过程管理,完善后期考核。
加强动态管理机制,使后备干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召开班子会对后备干部定期分析、定期谈话和定期考核,采取召开座谈会、组织约谈、实地了解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后备干部的考察和培养,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竞争机制,为充分激发潜能,达到竞争加压、优胜劣汰的效果,确保后备干部队伍有进有出、保持平衡、永葆活力,建设一支思想好、素质高、结构优、数量足、活力强的后备干部队伍。
作者单位:云南省澄江县海口镇海口村委会 作者系大学生村官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