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丽营镇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城镇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城镇化蕴含的巨大机遇,准确研判新趋势新特点,加快建设有品质、有内涵的新型城镇,努力成为首都功能的新载体和区域重点镇的重要节点。
高丽营镇是顺义区西部重要门户,与昌平区接壤,全镇面积61.1平方公里,下辖25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高丽营镇作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42个重点建设小城镇之一,已建成丽喜花园、顺鑫花语、万万树别墅区、万科观承别墅等住宅小区,建筑面积达到102万平方米,初步实现了“打基础、树形象”的阶段性目标。按照城市化发展的“逻辑斯蒂”曲线来判断,高丽营正处于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但从发展实际来看,仍存在高端产业集聚不足、产城融合不紧密、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城镇化进程相对缓慢等问题。
因此,面对镇域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挑战,进而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对于推进高丽营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实践意义。
立足城镇建设,谋求新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提高重点镇建设标准,统筹功能疏解、城镇建设、空间优化等目标任务,完成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工作,全面落实区域功能定位,使城镇发展规划与全市、全区发展规划相对接,切实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同时,充分考虑适应未来人口与产业发展的需要,将城镇用地规划纳入其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之中,确保城镇可持续发展。
提升城镇品质。利用北京市棚户区改造任务的政策支持,启动实施夏县营、唐自头2个村棚户区改造;积极谋划建设新型城镇综合体,进一步拓展城镇化范围,争取推动其它村列入棚改计划,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从空间立体视角来考虑城镇形象,使建筑保持整体和谐,呈现层次分明的天际轮廓线,增强城镇发展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京沈客专站点周边一体化建设为依托,整体上规划、调整一村至八村建筑风貌,在提升人居环境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极力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小镇。
完善基础配置。要充分体现人口聚集、功能完整、管理高效的城市功能,把基础设施作为惠及群众的重要载体,推进基础配套设施向高水平发展。紧紧抓住中心区功能疏解的契机,着力引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以京沈客专站点交通一体化为主线,构建多层级公共交通体系,形成区域间互通互联的交通网络。加快推进中心区滨河公园、副中心区路网及市政配套建设、第一幼儿园迁建、镇文体中心等项目,逐步完善公共服务功能配置,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城镇生活。
立足结构调整,培育新经济
以文化创意为特色确立经济发展主导方向。立足于传统与现代文化资源优势,以打造文化创意主题小镇为目标,充分挖掘文创产业蕴藏的巨大潜力,支持文化艺术、出版印刷、设计服务、文化交易、文化休闲等五大板块发展,推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体验、文化消费的产品与服务,打造一批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构建文创产业的竞争优势,促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特色引擎,不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以转型创新为主线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高丽营镇毗邻中关村顺义园,受到科技创新的溢出效应影响,要加强与中关村顺义园和科技创新产业功能区的交流合作,重点布局高新技术、生物医药、金融服务、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关键技术、集成服务、设计创意,提升产业智能化、高端化水平,形成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集聚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充分发挥金马工业园经济“主战场”和产业集群“主板块”的作用,统筹利用好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引导传统产业利用自身优势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
以枢纽经济为载体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京沈客专站点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要充分发挥高铁经济廊带的虹吸效应,培育高铁全链条经济。利用客流、物流和信息流集中优势,加快交通、商贸、酒店、餐饮、广告等配套产业建设,形成完善的商业设施区域。利用站点中转功能,推动临高铁产业与其他产业互动融合,间接培育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放大高铁经济效应,让高铁枢纽经济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动机”。
立足精细管理,满足新期待
全力提升生态环境。高丽营镇作为对外展示顺义形象的重要窗口,是连接顺义与昌平两大新城区的重要节点,没有优良的环境就没有发展的可持续。按照“宜居城市、美丽乡村”的总体要求,坚定不移地整治重难点环境问题,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推进垃圾分类、科学处理、集中消纳,提升区域环境品质和管理水平,营造村庄面貌清新、整洁有序的环境。稳步推进西马各庄村城乡结合部整治,提升区域环境品质和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方氏渠、苏峪沟排污口治理,张喜庄村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提升主要水系质量,还原绿色水体。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实现人的城镇化不仅是户籍身份转变,更重要的是获得稳定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把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根本的政策取向,利用金马工业园区产业集聚优势,积极搭建劳动力就业供求平台,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属地转移就业,让广大群众在发展中共享更多的成果。不断完善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补强民生短板,让农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扎实推进人口调控。高丽营镇处于城乡结合部的重点地区,产业资源、交通条件等优势吸引了众多人口聚集,按照全市人口调控规划,抓紧制定产业项目调整退出方案,有序疏解流动人口。充分发挥非首都功能疏解,运用倒逼机制,加大低端市场、低端产业清理力度,依法查处“小、散、低”经营行为,以镇内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低、吸附外来人口较多的低端产业为重点淘汰对象,严控人口规模,适应城镇发展需要。
作者系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镇党委书记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民日报 2017年07月01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