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0日晚,知名三农专家曹锦清教授为“从全球到村庄:以乡村作为方法”国际暑期班授课。
曹锦清在引言部分指出,近代以来中国都是以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为方法,迫使整个乡村、农业、农民、农地服从整个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需要,导致乡村、农业、农民、农地陷入了一种被动的状态,这种被动的状态既有被而能动,也有被而不动,还有被而“反动”的情况。在当代整个社会向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发展转型之时,以乡村为方法是一种价值尺度的选择。围绕“土地制度、农民工、工业化和城市化”等关键词,曹锦清展开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讨论。
一、中国近代土地制度的历史与现实
在讲座中曹锦清追溯了近代以降,从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土改运动到改革开放等历次革命或运动中土地制度沿革的基本逻辑,并讨论这种逻辑如何影响当下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他指出人民公社时期“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土地制度造成了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模糊性,进而为大规模推动城市化、大规模圈占农民土地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地方官员和农民都认为土地是国有的,因此国家以公共名义征用农民土地的时候,农民没有任何理由抗拒,但是随着农民意识的觉醒和国家政策的意识引导,征地越来越不便利了,征地的成本也越来越高。看待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曹锦清指出如果以农村为方法,可以看到如果没有前三十年的积累,不可能完成一个工业体系的建设,前三十年对改革开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在讲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曹锦清指出,虽然家庭是作为一个主体出现,但是却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联产主要指的是粮棉油的联产;责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面向国家的责任,提交农业税,二是面向集体承担责任,包括五统筹、三提留等。
关于农民生计的问题,曹锦清指出在上世纪80年代,中央对农民做出巨大让步,连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农民日子好过了,出现了建房的高潮。而在90年代分税制实行以来,国家启动国税、地税分开的政策,难收的税都留给了地方,因此农民负担加重。到了本世纪初,自李昌平上书总理之后,朱镕基推行撤费减轻农民负担。到2004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逐年降低一个百分点的农业税税率,五年内完全取消。结果不到两三年的时间农业税就完全取消了。
二、农地征用制度与工业化、城市化的问题
在农用征地制度问题上,曹锦清指出于1986年制定,1987年1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国家征用集体土地及对失地农民安置补偿做出了一系列的法律规定。农民土地被征用可以获得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土地附属物及青苗补偿费等补偿。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土地实行征用。而土地被征用之后,土地从农业用地变成商业用地所产生的价值、土地增值部分具体有多少,属于谁也没有具体的规定,很多官员贪污的钱基本上是来自土地的钱。2007年颁布《物权法》把农民的承包地变成一种物权,农民的土地要对集体、对国家承担税费,这是一种债务。2008年以后,把“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成“土地家庭承包制”,将土地变成了一种物权。在此基础上,很多农民期待房换房(房子换房子)、地换保(土地换保障)的政策能够落实,把旧房换成新房,把不能买卖的房变成可以买卖的房,农村的房也可以变成城里的房了。这样一拆迁就会出现农民富翁,拆迁成为唯一的一次穷人翻身的机会。然而曹锦清也指出,有些农民突然得到那么多财富之后,腐败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三、农民工问题
关于农民工问题,曹锦清指出两点,第一,农民工是绝大部分国家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第二,中国农民工有特殊性,是以法的意义被固定下来,这样一方面由于有农田是对农民的保护,另一方面是对农民的一种约束。因此,当中国的制造业还处于中低端和劳动密集阶段时,农民工是一个长时间段的现象,农民工将游走于城乡之间,所以有必要保护他们的小块土地,保护他们的宅基地;而随着中国制造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农民工阶层会慢慢收缩,这时城市化成为可能,仔细思考农民工背后存在的问题其实是保障问题。
曹锦清还指出不同的小城镇、中型城镇、特大型城市有不同的进城的门槛,特大城市北上广等已经撵人了,有些城市以拆违、环境整治为名,把周边的高污染的厂、低价值的厂都拆掉,为政府腾笼换鸟。他以缙云为例谈这种现象及其背后的问题意识,指出过去这个时候(中小学放暑假)从浙江缙云县每天发往上海的大巴车会有七辆,而现在只剩一辆,要调查一下那些离开上海的人最终去了哪里以及这种交通工具变迁背后体现的城乡关系问题。
在问答环节,曹锦清在回答学员关于问题意识的提问时指出,问题背后是立场问题,研究者不能只对自己的身家荣辱感兴趣。在中国目前的背景下,大量概念来源于西方,这些概念、理论能不能认识中国,符合不符合中国的实际,能不能解释中国实际都是问题,而且学者们不能把中国经验作为西方注脚,把西方的理论概念按照中国经验进行语义学上的重新阐述,来满足当代中国的认知需求,而应立足中国立场、民族情怀、百姓视角去做研究。
此外,华东师范大学吕新雨教授就工农联盟背后的政治经济含义、新乡土主义的现实意义等问题与曹锦清教授展开讨论。(整理:白洪潭;未经本人审阅)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河阳乡村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