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是湖南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稳定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着力抓手。我们选择近年湖南产量占全国总产4%以上的稻谷、油菜籽、蔬菜、茶叶、柑桔、烟叶、生猪、水产品共8种优势农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湖南农村统计年鉴》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全省122个县市区2010年、2015年(分别代表“十一五”末、“十二五”末)优势农产品产量进行比较和区域分类,并考察其变化情况,以期为湖南优势农产品生产县域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各县市区综合排名及变化情况
根据主成分得分,各县市区2010年、2015年综合排名及变化情况见表1。2015与2010年比较,名次上升、不变、下降的县市区数分别为48个、14个、60个,占全省总数的39.34%、11.48%、49.18%。上升、下降名次均值分别为4.13名、3.30名。名次上升1-5名、6名以上的县市区数分别为39个、9个,占81.25%、18.75%,下降的分别为47个、13个,占78.33%、21.67%。上升最快的为雨湖区(21名)、天元区(19名)、芦淞区(11名),下降最快的为开福区(17名)、株洲县(11名)、桂阳县(9名)。主要是由于近年这些县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城市化步伐加快。如2010年湘潭县2个乡镇划归雨湖区、株洲县2个乡镇划归芦凇区管辖,2011年株洲县2个镇划归天元区管辖,2012年桂阳县乡镇数由39个减至26个,2013年开福区2个镇改为街道。
各类县市区区域分布及变化情况
根据综合排名,大致按“三三四”比例将各县市区划分为3类:1-37名为优势类,38-74名为次优势类,75-122名为非优势类。各类县市区区域分布及变化情况见表2、图1和图2。
从市州看,县域排名均值由高到低排序2010年为益阳>常德>岳阳>永州>娄底>衡阳>长沙>湘潭>郴州>邵阳>株洲>怀化>张家界>湘西,2015年为益阳>常德>岳阳>永州>娄底>湘潭>衡阳>长沙>邵阳>郴州>株洲>张家界>怀化>湘西。2015年与2010年相比,张家界、娄底、株洲、湘潭、益阳、永州、邵阳、怀化8市县域排名均值分别上升3.75、2.40、2.33、2.20、1.83、1.36、0.42、0.42,长沙、湘西、岳阳、郴州、常德、衡阳6市(州)分别下降3.00、2.75、2.56、1.55、0.56、0.08。
从四大区域看,县域排名均值由高到低排序2010年、2015年均为洞庭湖地区>湘南地区>长株潭地区>大湘西地区。2015年与2010年相比,大湘西地区、长株潭地区分别上升0.37、0.22,洞庭湖地区、湘南地区分别下降0.71、0.09。大湘西地区、湘南地区优势类县市区占比分别提高4.88、2.94个百分点,长株潭地区维持34.78%不变,洞庭湖地区下降8.33个百分点。
结论与建议
“十二五”期间,湖南未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的各县市区优势农产品产量综合排名变化不大,一方面说明生产的稳定性较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主动进行结构调整的力度不够。
2015年与优势类、次优势类、非优势类县市区产量主成分得分关联度最大的4种农产品分别为稻谷、水产品、油菜籽、烟叶,稻谷、生猪、蔬菜、水产品,稻谷、生猪、油菜籽、蔬菜。未来一段时期,湖南优势农产品生产应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综合考虑农业资源的承载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分类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巩固提升产能,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一)提升优势类
优势类县市区主要分布在衡阳、益阳、常德、长沙、岳阳、永州、娄底7市,以及株洲中北部、湘潭中东部、邵阳东西部。应重点提升如下县市区的稻谷、水产品、油菜籽、烟叶生产。
稻谷(36个):宁乡、湘潭、桃源、鼎城、汉寿、衡阳、南县、衡南、湘阴、祁阳、华容、湘乡、浏阳、长沙、赫山、沅江、醴陵、双峰、岳阳、澧县、耒阳、攸县、汩罗、祁东、常宁、洞口、新化、衡东、涟源、邵东、零陵、望城、道县、桃江、冷水滩、安乡。
水产品(31个):沅江、华容、南县、湘阴、安乡、汉寿、鼎城、衡阳、祁阳、衡南、澧县、祁东、岳阳、汩罗、桃源、湘潭、湘乡、宁乡、常宁、耒阳、赫山、邵东、新化、道县、双峰、望城、浏阳、冷水滩、醴陵、安化、攸县。
油菜籽(22个):桃源、南县、澧县、汉寿、衡阳、鼎城、华容、安乡、沅江、衡南、耒阳、浏阳、祁东、安化、常宁、祁阳、洞口、桃江、衡东、岳阳、邵东、零陵。
烟叶(9个):宁乡、浏阳、常宁、衡南、道县、桃源、祁东、耒阳、衡阳。
(二)巩固次优势类
次优势类县市区主要分布在郴州、永州、邵阳、怀化、岳阳、常德6市,以及株洲中北部、张家界东南部。应重点巩固如下县市区的稻谷、生猪、蔬菜、水产品生产。
稻谷(13个):平江、隆回、邵阳、东安、武冈、临澧、茶陵、临湘、安仁、资阳、宁远、新邵、新宁。
生猪(18个):武冈、新邵、桂阳、邵阳、隆回、平江、宁远、东安、溆浦、蓝山、石门、茶陵、雨湖、衡山、嘉禾、永兴、宜章、临湘。
蔬菜(9个):东安、江永、桂阳、资阳、隆回、平江、岳麓、茶陵、宜章。
水产品(7个):临湘、君山、资兴、资阳、津市、永兴、临澧。
(三)转型非优势类
非优势类县市区主要分布在湘西、怀化、株洲、衡阳、邵阳、长沙、郴州7市(州)的城区和偏远山区。由于城区经济发达、耕地有限,偏远山区技术经济落后、自然条件恶劣,除可适度发展桑植油菜籽、北湖蔬菜外,其他县市区均不宜大规模发展稻谷、生猪、油菜籽、蔬菜生产。城区应转型发展都市农业或非农产业,偏远山区则重点实行退耕还林和生态保护。
作者单位:湖南省农科院农业经济和农业区划研究所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月刊《研究与决策》2017年第三期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微信号 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