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互联网与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精准农业和农村电商。从我省当前发展来看,互联网正在推动农村发生深刻改变,农村电商正在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用五大理念进一步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对“十三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应进一步深化对农村电商的认识,将之作为推进“四化同步”的关键性因素】
2015年5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明确指出,电子商务要在“四化同步”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当前,一定要突破农村电商就是几个返乡青年开个网店卖一点农产品还不缴税的粗浅认识,至少应从五个方面去深刻理解发展农村电商的重要意义:
农村电商是民生的新福祉。通过发展农村电商,解决农村群众缴费购票困难,好多东西想买买不到、买不好的问题,让农民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红利。
农村电商是创业的新载体。通过农村电商的发展,为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搭建了低成本的返乡创业平台,也为让农村发展后继有人找到了另外一种现实途径。
农村电商是消费的新热点。县以下的农村电商市场明显具有新生性,可以促进农村消费扩大和升级,已经成为众多电商巨头争夺的新热点,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农村电商是增收的新渠道。通过电商这一有效渠道,可以实现信息网上便捷对接,有利于化解农产品卖难;更可以通过众筹、预售、团购、定制等形式,实现产销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增收节支作用明显。
农村电商是转型的新动力。电商带动了电商服务业、包装快递物流业的发达,对原有产业有明显的提升改造作用,一些地方甚至因为电商的发展催生一个新的产业。可以说,电商兴、百业旺、收入增、百姓乐。
【应把五大理念贯彻落实好,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商快速健康发展】
农村电商方兴未艾,各方认识还不统一,发展的措施也莫衷一是,应该按照五大发展理念,不断调整和完善农村电商发展思路。
要转变观念促创新。深刻认识电商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农产品电商、电子商务进农村、农资电商、乡村旅游电商、电商扶贫等农村电商各领域深入探索,加速推进适合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主体的农村电商模式创新。
要统筹协调促发展。既让城市的工业品和农资可以通过电商渠道物美价廉地下乡,也要打通相关环节让农产品可以更加便捷地进城;既要广泛引进电商市场主体加速农村电商覆盖,也要注重培养本地电商企业和电商人才引领长远发展;既要重视农村电商主体发展,也要重视相关配套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要唱响绿色主旋律。把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农村电商发展全过程之中,着眼于当地特色产业的开发,不仅把绿色的产品销售出去,还要把绿色的产业带动起来,由简单地把山货卖出去,到优雅地把消费者请进来,不仅保护青山绿水,还要让他们变成老百姓发家致富的金山银山。
要放开视野大开放。应十分注重以开放的视野发展电商,拿出一种“买全球、卖全球”的气度,充分吸纳各方面电商要素参与农村电商发展,要看电商是不是带动了本地产业发展,是不是促进了创业就业,是不是惠及了群众民生,而不要拘泥于电商企业是不是在本地注册,是不是能够交税等思维。
要成果共享惠民生。要把老百姓得实惠作为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标准,不是引进多少电商企业、开了多少网店、建设了多少电商园区、布局了多少站点就是实现了农村电商大发展,而是要看老百姓有没有在农村电商的发展中享受到应有的红利,是不是生活更便利了,是不是农产品更好卖了,是不是自己也能轻松地参与了,是不是农村发展更和谐了。
【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解决农村电商发展的突出问题】
我省农村电商发展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主体少,基础设施不完善,相关政策还不配套,电商服务业跟不上,必须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在制度创新、完善基础设施、释放人才活力、加大政策扶持等方面的有效供给上下功夫,通过政府的“营造渔场”,让平台、人才、企业等各方力量在农村电商的广袤空间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要加大农村电商政策的有效供给。在省政府出台电商发展整体意见的基础上,及时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进一步出台各相关配套政策,督促市、县政府也出台本地电商发展意见,早日形成重视和促进电商发展的完善政策体系。
要加大电商服务的有效供给。高度重视电商服务业的发展,引进一批优势电商服务商,重点解决人才培训、网店装修、专业美工、客服运营、市场推广、数据分析等电商服务的供给不足问题。
要高度重视解决电商发展的短板制约问题。目前突出表现在农村宽带还没有普及,网速不快,收费不低;农村物流还不发达,运不了,送不到,收费高,时效差,一些地方的农产品电商物流费用甚至高过农产品本身;缺乏电商发展的要素集中承载地,电商孵化中心建设滞后,配套的加工、包装、仓储设施不到位等,必须加力加快解决。
要切实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农产品电商发展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与信息化,电商的发展迫切需要农产品加速标准化、品牌化,加速推进农业物联网、云计算发展,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精准农业,实现农产品质量可追溯,数据可共享,满足消费者对质量与安全的要求。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应该按照电商“C2B”模式的要求,从消费者的需求来定制农产品生产,按照市场的要求来规范生产,用电商最终实现对农业的深度改造与转型升级。
(作者系共青团陕西省委农工部部长)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西部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