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热点话题 > 农业供给侧
2025年4月30日 星期三

陈锡文杜鹰韩俊等频提农业供给侧改革深意何在?

[ 作者:陈锡文 杜鹰 韩俊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1232 更新时间:2016-01-15 录入:吴玲香 ]

自从201511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以来,供给侧改革瞬间成为了社会各领域关注或炒作的热点,农业领域也概莫能外!文章层出不穷,你方抄罢我方吹,观点繁杂喧嚣莫衷一是,有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困扰!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借一双慧眼拨开炒作云雾,探寻到问题本质?不妨学习参考下既有思想高度、理论深度,又有研究成果常被中央决策层采纳的党国高端智囊的真知灼见。

鉴此, 19日笔者专程参加了在清华大学举办的清华三农论坛2016”学术研讨会,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助力农业现代化问题导向,认真听取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陈锡文,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参事杜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韩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以及来自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学者作的专题报告,希翼从他们言简意赅、高屋建瓴的权威之声中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涵、路径以及2016年的政策取向与发力点有更全面、深刻的科学认知。

主论坛——宏观韬略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陈锡文权威点评

精华摘录:

我的经验告诉我一个再好的政策开始是弊小于利,但是越往后执行积累地问题愈多,开始弊大于利。我们的粮食政策实际上也面临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很少一个关于经济运行的政策10年不变。三十多年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改是吃不饱、要饿死人才改的,现在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内外形势深刻变化要求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供给侧改革将是2016年农村改革的大头,将推进粮食供给制度方面的改革,基本的共识已经形成,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保护好农民的积极性,确保粮食产量不出现大的滑坡。

继续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推广应对风险方面比占主体的流转模式更有效的托管模式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度很大,最难的是转变农民思想观念。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参事杜鹰作主题演讲

精华摘录:

杜鹰以玉米临储政策为例指出,需要打破临储价格只增不减心理预期,回归、贴近市场价格,激活下游产业。同时,仍保留托底收购政策,着力建立农产品市场定价长效机制。土地产权和农产品价格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改革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是农村改革的当务之急。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韩俊接受央视采访

精华摘录:

实现农业现代化,要靠改革,但改革的核心是双向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今后农产品供给不但要充足,而且要适合消费者需求,城市需要什么,农村生产什么,最大程度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平衡。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周其仁教授报告在浙江松阳和丽水、四川邛崃和崇州的调研成果

精华摘录: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定要跳出农村,借力城乡结构性改革。城市是引擎,资本、知识和人才的积累都发生在城市,仅仅靠农村内生力量的生产、积累与储蓄,很难建成现代化农村。解决三农问题需研究如何向城市借力:要善用城市消费力、善用城市智力和善用城市地力。

分论坛——专业聚焦

分论坛之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作专题报告

精华摘录:

吴晓司长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结构性改革强农惠农》演讲中指出,融合是主线,形成农业与第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是重点,完善产业链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是核心,运用现代理念、技术改造和提升农业是关键,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途径。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农研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刘奇作专题报告

精华摘录:

刘奇指出,农业供给侧改革需突出三产融合三产融合是中国新崛起的第三级火箭,特别是要借助互联网+农业,但是发力点在乡村旅游,要打造盛世式乡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农研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马晓河作专题报告

精华摘录:

马晓河副院长指出,农业供给侧改革根源在于世界新的技术革命,新技术借助产业结构调整渐进、渗透、跨界方式改造着农村产业,使农村一二三产业出现了融合现象,有利于农民增收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催生农村新业态,实现农业现代化。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局长祝卫东汇报研究成果

精华摘录:

祝卫东局长指出,农业供给侧改革需减少政府过多干预,以一产为基础,三产叠加,通过搭平台(政策体系与体制环境)、育主体(鼓励工商资本下乡)、建机制(建立农民土地利益长期化的机制),提高农业多重效益,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分论坛之二:互联网+现代农业

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务院参事施祖麟,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孔令羽,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中国邮政电子商务局副局长刘小刚,中国供销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生,阿里巴巴集团农村淘宝战略负责人郑威,京东集团农村电商战略负责人李贺明出席论坛并发言。

分论坛之三:互联网+现代农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副司长、农研院学术委员会方言作专题报告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农研院学术委员会张红宇作专题报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陈春良作专题报告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场管理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