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今日头条

胡静林:加大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

[ 作者:胡静林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29 录入:吴玲香 ]

原标题:为扶贫资金“松绑”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详解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讲贫困县不差钱,关键是要管好用好各类财政资金。财政部副部长胡静林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差钱的一个重要体现,是扶贫投入较大幅度增长。胡静林介绍说,据初步统计,2015年中央财政用于支持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农业生产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社会事业等综合扶贫投入近5000亿元。就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而言,2016年安排补助地方资金规模达到660.95亿元,比上年增长43.4%

但是在扶贫投入规模不断增加的同时,资金使用管理仍存在使用分散、效率不高问题。胡静林形象地表示,比如基层最知道自己哪儿疼,却没法开方抓药,上下权责不匹配,贫困县没有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自主权;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项目和资金碎片化安排使用,制约了精准扶贫措施的落地。因此,就需要对这些资金进行整合使用,提高效率。

首先,这是政府部门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中央部门不仅要把资金、项目审批权限交给贫困县,而且要花更大精力加强管理和服务。这是各部门从服务扶贫大局出发,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这一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体现。胡静林说,同时这也是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因为要实现精准,就必须下放权限、必须打破束缚,改变资金碎片化状况,通过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项目平台,确保资金投向最重要的方向、最关键的环节、最准确的对象。

中央有关部门如何做好放管服工作?胡静林分析表示,一是充分授权,完善制度,取消限制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的相关规定,为整合资金松绑。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预算执行,为增强贫困县财政保障能力提供支撑。三是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支持合力,调整完善相关专项规划,实现脱贫攻坚规划与部门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

对于作为实施主体的贫困县,胡静林说重点要做好的文章,敢于接、接得住、接得好,推动工作重心从要到钱花好钱转变。以往的整合以拼盘式为主,整合难以彻底,基层担心整合后部门不给钱,担心打酱油的钱买醋被追责,个别的还以此为借口不作为。这次涉农资金改革目标更精准、决心更大、条件更好。胡静林告诉记者说,首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中央各部门都明确了纳入整合的资金范围,授权由贫困县自主使用。其次,审计署对改革很支持,专门发文明确,对扶贫资金审计的重点要看,是不是按照中央有关统筹整合使用财政资金的要求使用资金对继续限定财政涉农资金具体用途或干扰统筹整合使用的,要坚决查处、坚决曝光。财政部也将从资金分配方面为整合提供有力的资金和制度保障,让积极推进资金整合的贫困县在资金分配上能够得到更好地支持。

“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地方对贫困县整合涉农资金积极性很高。但是,也有些地方仍有顾虑,推进整合的力度不够。这就必须切实管好用好资金。胡静林说。

权限下放到贫困县后,如何加强监管和考核,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对此,胡静林说,资金安全关乎改革成效。试点要在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严格做好监管和考核工作。一要全面实行公开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监督,进一步创新公开公示方式,准确有效传递信息,便于群众接受和社会监督。二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贫困县对涉农资金管理监督负首要责任,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委会也要深度参与。对监督不到位的,要严肃追责。三要强化绩效考核。要把脱贫成效作为衡量整合成果的主要标准,考核结果要通报,建立奖优罚劣的机制。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经济日报2016年6月28日(记者 崔文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