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提到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一新政,对广大农民来说,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这让他们有了主心骨,可以长期在土地上经营谋划,解决温饱过好光景的同时,也是对国家土地的保护和对粮食安全的保障。”10月19日上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农大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接受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10月18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长达三个半小时的报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节,习近平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农民可以长期在土地上经营谋划
朱启臻表示,这对广大农民来说,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这让他们有了主心骨,可以长期在土地上经营谋划,解决温饱过好光景的同时,也是对国家土地的保护和对粮食安全的保障。
“就在昨天,我在河北兴隆县给农民上课时,他们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提到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一新政时,都显得很兴奋。之前对于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如何继续的疑问有了肯定的答案。”朱启臻如此告诉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应鼓励农业创业者承包农田
针对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致使很多田地荒芜的问题,朱启臻认为,这种情况便要采用“三权”分置制度,政府通过政策鼓励愿意留下来种田的农民,不适宜耕种的则退耕还林。
“另外要鼓励农业创业者承包农田,这与一家一户的农田承包权并不发生矛盾,恰恰是在这个基础上完成的。比如,你不愿意种田,就将手头上的田地承包给愿意种田的人,这样他的规模扩大了,也好使用机械化种田。这也实现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朱启臻举例说。
对于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这一细节内容,朱启臻认为,这是对于农产品深加工、互联网销售,乡村旅游观光等依托农业而发展的第二第三产业的肯定。这种对于新型主体的培育,将会对农村农业生产生活有极大的改变。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法制晚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