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今日头条

刘潇威:农产品质量检测当前与未来

[ 作者:刘潇威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9-22 录入:王惠敏 ]

观点:农产品检测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消费者消费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监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检测来了解种养殖环境的污染情况,以规避环境污染物对农产品的危害,可以用检测手段监控农产品生产过程投入品的使用带来的安全风险,在流通消费环节必要的检测更是阻断不合格产品危害消费者的防护栏。

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无论哪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是通过检测来发现。科学、准确的检测结果既是生产和监管者的眼睛,也是消费者的保护伞。

——刘潇威

访

▼ 问:刘主任您好!提起农产品质量检测,我们首先会想到“食品安全”,您认为农产品检测、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应该是怎样的一个组合呢?

刘潇威:我觉得农产品检测与农业环境保护目标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业健康发展。

环境保护,为农业生产提供符合标准的生产场所,是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第一屏障,再加以对生产过程中的有效监管,最终生产出合格的农产品,保证消费安全。

而检测的作用,已经贯穿于农产品的整个生产-销售环节,从农产品产地质量的源头检测,到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投入品的使用,再到最终农产品中有害物质残存水平的检测等。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无论哪个环节出现了质量问题,都是通过检测来发现。但是如何避免农产品质量问题,就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推广培训安全生产技术来规范、引导生产者科学合理的生产,防止危害因子的引入。

在整个过程中,检测是监管的一个重要手段,质量安全检测是各级政府制定监管措施的重要依据,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因此国家十分重视农产品检测及农业环境保护,目前我国建有覆盖全国农区的农业环境保护网络,以及部、省、地县四级较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为这种农产品和产区环境检测提供了保证。

▼ 问:刘主任从事检测行业工作已经有30多年了?30年前和今天,单就农产品质量检测而言发生了哪些变化?您又如何看待您所处的这个检测行业呢?

刘潇威:是的。变化应该说是巨大的,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一是检测对象的变化,30年前,我刚参加工作时,检测主要是围绕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进行简单参数的检验,进行符合性判定。而现在可以说是覆盖性,从产地、产品包括投入品的全方位监测,检测参数涉及重金属、药物残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其他国际关注的环境激素类有害物质检测;二是技术手段的变化,以前实验室只有有限的两台色谱和光谱仪器,检测参数不过几十个。而现在通过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实验室已经拥有多台串联质谱、飞行时间质谱、等离子体质谱的大型设备,可检测参数近千个,检测能力和效率可以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三是任务量的变化,30年前是到处找任务,年检测样品数量也不足千个,而现在由于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产地环境安全的高度重视,任务来源有了充分保证,加之检测手段的提升,像我们中心年检测样品总量已达数万个;第四就是检测性质的变化,以前基本是依据标准和检测方法实施的符合性检验,而现在更多的工作是为探究污染和危害规律开展的风险监测,为从根本上规避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建立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我如何看待自己从事的工作,我认为我们中心的工作连接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两大目前比较受关注的领域,由于环境污染存在的客观性和污染物来源复杂、不确定、迁移变化的多样,以及民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高度敏感,都决定了我们工作的艰巨性和挑战性。所以对我们来说检测的技术手段十分重要,也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我们也是部里在农产品和环境检测方面的技术支撑单位之一,承担着一部分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所以检测工作对我们来说更为重要,也是十分值得投入精力去做的一项重要事业。

▼ 问:当前我们国家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承担着怎样的责任,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刘潇威:目前农业部组建了部、省、地、县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覆盖全国,这些检测机构从事着从产地认证、投入品监管和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覆盖从农田到收储运环节农业生产全过程。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中检测机构担负着这些责任同时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发现农产品质量问题,检测都是重要手段。很多问题尤其是农产品的内在质量,很多要通过检测数据来证明。

比如对于农产品中危害物质的风险监控,我们需要了解整个风险因子引入的环节,了解风险因子变化的规律,了解它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或者对环境安全的危害程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通过评估结果提出科学管控风险的措施和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检测也同样发挥着积极作用,所以,我们国家在农产品质检机构基础上,筛选出一些具有研究能力的检测机构,组建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那么在国家制定管理政策过程中,政府更多依据的是检测、风险评估的研究结果;同时政策有效性、落实情况怎么样,就要靠末端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结果来验证。

▼ 问:不管是风险评估还是末端检测,最终都是为保障我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所以这其中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很关键?目前我们国家农产品检测技术发展是怎样的情况呢?

刘潇威:是的。目前,我们国家在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中投入大,关注度高。促使我们农口的检测技术水平发展很快,提升也很快。从硬件水平来说,政府对设备投入的力度非常大,各个省包括地市一级的设备都是比较先进的,有些可以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同类先进水平。

但发展的快了、设备好了,也出现了一个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的问题,比如好的技术如何更快的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得以使用,在这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是有所不同。国外,一个好的新方法可以很快地运用到检测实际工作当中,可以说国外实验室对检测没有规定统一的标准,只有统一的要求。而我们国家食品安全法把检测方法作为强制性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测标准的更新周期。

我认为检测数据质量的可靠性、科学性是最重要的,我们最终强调的就是数据的可靠,所以检测技术的发展也一定是围绕数据质量的可靠性来往前推进。

▼ 问:那么对于检测数据质量的可靠性,我们如何保证呢?

刘潇威:检测机构最终的产品就是检测数据,它只有依据数据去判定。依据整个规范的管理过程,产生一个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数据,最后靠数据结果说话。

所以,保证数据质量要做到三点。第一,抽样要有代表性。第二,检测过程必须合法,依据标准,人员持证上岗、这就是保证数据的合法性。第三,过程有效的监督、过程记录记录的完整,保证数据可追溯性。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保证数据的质量,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才能最终保证数据具有证明作用。

从发展角度讲,我们的检测从理念上需要建立很多规范的基础数据库,因为不同类型样品的检测工作很难由制标单位一家机构完成。比如国外在开展农药残留类检测的时候,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各个实验室根据各自检测的情况、检测对象的不同,从数据库中查找数据来搭建检测方法。这些数据,都是公开的。现在,我们国家也有开展这样的数据库搭建工作。

▼ 问:现在,依据我们国家“十三五”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检测实验室的建设也有了相应的布局规划?最新的规划中,对于“食用农产品营养功能评价”好像有专门涉及,这项工作的开展代表什么?

刘潇威:是的。这是我们国家“十三五”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布局中的一个规划。有关“农产品食物营养与加工调控技术”是“十三五”农业科技创新中前沿和颠覆性技术中的其中一项。

这是农业部对农产品营养物质研究的一个推动工作,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需要。比如,如果问散养鸡和笼养鸡有何不同,从口味上讲不一样,到底什么决定口味,土鸡蛋和笼养鸡蛋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哪种物质更吸引消费者,人们需要哪种特定的营养成分等;再比如西藏的青稞,它里面到底有什么营养成分,是别的作物所不具备的等等,这些现在都在分析,作为一个农产品风险评估项目在研究。

所以说,这项工作的意义其实也是引导消费。我们不能只告诉老百姓不能吃什么,还要告诉老百姓怎么吃更健康,提升优质、营养农产品的消费认知度,真正实现优质优价。让生产者生产优质农产品,从根本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 问: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发展,您有何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呢?

刘潇威:我觉得第一,需要基础数据库的建立;第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结果的互认,需要将专业性和权威性进行结合;第三,过程的监督,需要加强第三方实验室监督的有效性。也就是说,如何更好地去管理检测机构,更好地规范和加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行业管理,需要有一个整体的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

▼ 问:近期农业部公布“首批国家农业检测基准实验室的通知”,您的团队—农业部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天津)获得首批国家农业检测基准实验室的认证,那么对于当前的工作和未来的发展,您有何思考呢?

刘潇威:农业检测基准实验室主要从事检测技术研究、标准制定、检测仲裁和评估、组织能力验证及技术培训工作。

目前我们中心主要的检测工作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配合支撑部里的工作。主要结合整个农产品监管的需求,来安排我们中心的业务发展。前期,我们从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新型污染物方面,开展科研和技术研发以及能力评价;下一步,要结合农产品营养工作,把产地因素影响对特色营养功能的相关性作为检测内容。之前我们关注的大多都是有害物质,接下来我们会关注农产品营养功能的检测研究。我们会把握新的检测手段引入到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中来,包括新的尖端技术来改善我们整个检测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二是标准物质研制。包括农药残留检测标准物质、重金属检测标准物质及检测对照品研制等,都是我们作为检测机构要做的工作。三是人员培训。这个人员培训,是全国范围内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人员培训,我们每年组织4次,主要是针对检测中的新技术及难点等内容。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为政府建立基础数据库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农产品检测行业更好的发展做出贡献!(王见)

作者简介:刘潇威,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业环境监测与预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农业部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天津)主任、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业环境科学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