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郡县制传统与当代中国治理”高端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曹锦清教授发表了题为《郡县制传统与当代中国治理》的报告。以下为摘要:
第一,郡县制传统与当代的治理。第一个核心词我认为是“传统”。何为传统?历史上发生,且经过近代百年革命政党的批判否定仍传到当代。这些制度只是“名”发生了变化而“实”没有变,是为“传统”。
第二,研究传统,要从“制度”角度入手。注意要从制度角度研究当代中国“治理结构”和“传统中国”之间的内在联系。原因有:制度的生命力比王朝更为强大,它贯穿王朝,王朝只能有“沿”有“革”。
第三,研究郡县制度沿革我建议要重读“一文一书”。柳宗元的《封建论》,杜佑的《通典》,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制度是“专制”,是对郡县制当中的核心要义——“要在中央,事在四方”——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一种污蔑。
第四,要将重点从“政体”转向“治理体系”的研究,中国政治学说史向来无政体一说,重在治体。而西方的学说重在政体,轻在治体。
第五,治理体系与能力的东西方比较,而不是政体比较,这样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治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不仅在古代,而且在当代。
体会:最后想谈一点体会,郡县中国和当代的密切联系。我们不要忘记大清王朝,清朝的郡县制扩展,我建议诸位观察两条视角。一是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就使得已经纳入到省制范围的西南诸省。第二个视角就是晚清期间,边疆危机,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仍然做了巨大的努力,把郡县制推广到长城以外的边疆中国。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城乡观察者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