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一、区域及环境概况

河洲村全村总面积为450公顷,辖15个村民组,共有324户,人口1196人。只有一条道路与外部联系,交通欠便捷,区位条件在一定程度制约该村的发展。

该村地形为平原地带,适宜种植水稻,园地及其它各类经济作物,发展渔业等养殖业。

二、产业结构

河洲村产业结构以农产品种植为主,同时辅以养殖业。农产品种植主要以水稻生产为主,兼有蔬菜种植、藕和渔业养殖业,村中无特色产业。村中无工矿产业。近六年经济发展情况表如下

经济发展情况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6

第一产业

364万元

405万元

441万元

435万元

449万元

480万元

农业

190万元

215万元

196万元

193万元

195万元

199万元

畜牧业

165万元

167万元

216万元

210万元

220万元

245万元

渔业

9万元

228万元

29万元

32万元

34万元

36万元

人均收入

2319

2595

2800

2980

3200

3446

 

三、现状主要问题

 1 公共服务设施

村内公共服务设施相对缺乏,教育设施不全,村民基础设施缺乏。

2 卫生环境问题

生活垃圾没有固定堆放点,村集体也不负责填埋,垃圾到处可见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3 排水

大部分村庄明沟排水系统年久失修或堵塞,甚至根本不存在,部分道路进行了硬化但没有修排水沟。

    4 资源浪费

河洲村属于平原地区,但是却没好好规划利用,起到经济效益作用,对土地资源造成浪费。村民建房随地而起,对土地浪费也比较严重。

5 道路交通问题

河洲村村域内的几条主要道路虽然都基本硬化水泥,但并没达到硬化入各组各户,不成系统,不利于带动经济发展。尤其是同心组居民的交通成问题。

6 经济技术问题

  科技是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因此,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会成倍的提高农业产值,引进人才也是提高全村经济的重要途径。

7 经济基础问题

  河洲村内没有任何工厂,没有能带动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所以招商印资是带动经济的重要方法。

 

四、发展优势

1、生态环境优势:

河洲村地势为平原丘陵地带,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地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有发展各种产业的空间。

2、领导对河洲村的重视

  河洲村领导对河洲的发展建设非常重视,在今年国庆期间,安排全村干部去外地学习新农村规划,还邀请专家来村指导工作。

3、政策优势:

农村建设为当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在良好经济环境和中国高速城镇化进程中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河洲村在农村建设的大好环境下又成为湖南省全面小康示范村之一,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

五、经济发展定位与构思

  1 产业发展定位

依靠省市、县、乡镇相关政策及当前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结合河洲村自身的资源环境优势和良好经济基础,以水稻种植为主导产业,辅以其渔业养殖和蔬菜种植业、发展休闲旅游业的新型示范村。

  2、发展构思

   1)河洲村党支部依托本地资源,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走出一条既符合实际、又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有效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集体经济日益雄厚。

   2)进一步部加大对村域基础设施的投入,对还没有同通硬化道路的组进行道路硬化,争取水泥路到户,并在水泥路旁边配套边沟,改进排水系统。加强对电网的改造,保证三相供电网络覆盖率达到100%

 (3)扶持蔬菜产业,形成规模,提高效益。

   4)扶植花卉苗木合作社,引进优良苗,充分利用河洲村与市区的市场优势。

   5)加大对人才的培养提高农民素质。组织培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通过多种渠道安置剩余劳动力。

   6)引进民营经济项目的投资。招商引资,村集体经济收入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0万元。

 3、发展任务与目标

    河洲村近期的经济发展任务:到2010年人均收入达6000元,重点是以发展休闲旅游带动结构调整,引进产业,通过产业化经营,发展民营经济,打造农业品牌,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具体措施:

1)、全面种植优质生态稻。推行稻田围栏养鸭生态治虫,所有农作物无公害栽培,全面提升农业经济的整体效益。 

2)、创造条件,加大对民营经济的引进,促进产业的转型,争取到2010年,工业产值达到村产业的20%,到2020年工业产值占到50%

3)、发展休闲旅游业,利用本村环境优美,水面较多的优势,发展农家乐和钓鱼休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