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岳阳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四化两型”要求,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发展,连续三年在省、市推进新型工业化综合考评中被评为先进单位和红旗单位,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经济强县”。


    一、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战略
    一是强化领导推动。先后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主管工业副县长任副组长的全县推进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和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的 “联手帮扶企业”、“联手帮扶产业发展升级”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着力建设新型工业带动区”的战略思想。二是强化政策推动。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若干意见》、《岳阳县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考核奖励办法》等一系列鼓励、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投入5000万元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较好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问题;设立3000万元的工业发展引导资金,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注入了强大推力。三是强化责任推动。在全省率先启动县乡党政管理绩效评估,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绩效评估的重要指标,对县级领导、县直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干部进行考核,实行每月一次调度分析,每季度一次评估通报,并将年度评估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任用、单位的财政预算、工作人员的津补贴和奖金挂钩,激活了干部群众发展工业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第一平台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承载力。累计投入5亿多元用于园区建设,“三园三区”已经成为我县产业集群、项目集聚、发展集约的重要平台。二是谋求错位发展,增强竞争力。按照“错位发展,差异竞争”的思路,确定了“三园三区”各自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发展模式,比较优势得到有效发挥。抓好园区横向多品种的耦合共生和纵向产业链的拓展延伸,不断提升工业园区集约化发展水平。三是创新管理模式,增强吸引力。按照管理权让位于发展权的原则,不断创新工业园区管理机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项目进驻园区,最大限度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三、坚持把转型升级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第一动力
    一是实施龙头带动。依托科伦制药、大力神电磁铁、南方水泥、湘渝焦糖、丰利纸业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上下游关联企业,形成了龙头企业率先发展、中小企业竞相发力的良好局面。二是实施品牌推动。鼓励并支持企业运用专利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方式加快技术成果的扩散应用,大力打造名牌产品,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目前,我县专利授权量达49件,有省著名商标5件、省名牌产品6个。三是实施创新驱动。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引导和支持产学研战略联盟。天欣科技与湖南大学合作,组建了我省唯一一家设在县级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向红机械进入全省创新型企业行列,并被评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四是实施技改拉动。湖南科伦投入技改投资2.5亿元,新上了世界上第二条同类型生产线。丰利纸业曾一度是环洞庭湖的关停企业,近两年投入3.63亿元,新上了碱回收生产线、中段废水深度处理等环保达标工程,5.1万吨新制浆、3万吨木浆生产线等技改工程,3万吨高级卫生纸生产线扩张工程。


    四、把优化服务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第一责任
  一是转变干部作风。全面开展行风评议整治活动,推行首问责任制、岗位责任制、限时结制和行政问责制,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努力提高企业的满意度。深入开展民心恳谈活动和义务巡逻活动,畅通民意渠道,化解矛盾纠纷,改善厂地关系,为工业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环境。二是整治企业周边环境。坚决彻底铲除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两年来共打掉涉黑涉恶团伙13个,拆迁阻工、强揽工程、强装强卸等不良现象明显减少。三是强化智力支持。按照“依托市场办企业,办好企业兴产业,兴旺产业促就业”的思路,支持鼓励企业优惠创业政策吸引人才。